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地资讯

中国牡丹花的重要产地有哪些地方

导读

1:山东菏泽,素有"牡丹之乡"之美称,2021年被评为“中国牡丹城”。:河南洛阳,古诗有“洛阳牡丹甲天下”,有"牡丹之都"之美誉。.甘肃紫斑牡丹.:安徽铜陵.:河北柏山,有株千年牡丹.:陕西汉中,有牡丹园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

1:山东菏泽,素有"牡丹之乡"之美称,2021年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2:河南洛阳,古诗有“洛阳牡丹甲天下”,有"牡丹之都"之美誉。
3.甘肃紫斑牡丹
4.:安徽铜陵
5.:河北柏山,有株千年牡丹
6.:陕西汉中,有牡丹园
"竞夸天下双无绝,自力人世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宝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雄壮正经、芬芳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天姿国色"、"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祥瑞、繁荣兴旺的象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我们的祖先爱牡丹、种牡丹的历史险些和他们生息繁衍、生长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
牡丹,原为陕、川、鲁、豫以及西藏、云南等一带山区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栽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2021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纪录。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纪录。刘赛客《嘉纪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谢康乐更详细指出栽植的详细情况:“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太平御览》)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月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植了一千四百年“从十九世纪七十年月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纪,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要相属。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植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大家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栽植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只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颖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天子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晰,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植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牡丹的品种更多,栽植技术加倍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植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致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北宋末年,战乱不停,洛阳牡丹开始衰退,陈州牡丹取而代之,张邦基撰《陈州牡丹记》云:“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圆户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
南宋时,牡丹栽植中心南移,由北方洛阳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成都、杭州等地。天彭栽植的牡丹,为蜀中第一,号称“小西京”。诗人陆游在蜀中做官,亲往游赏,并撰《天彭牡丹谱》(1178年)。宋室南渡后,洛阳花事衰微,杭州却得到生长,出现一些新颖品种,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白花青缘牡丹’等。
元代,是中国牡丹生长的低潮时期,长安、洛阳等地能见到的好品种已屈指可数,品种退化,重瓣品种忧伤一见,因有“千叶独难遇,亦犹千人为英,万人为杰,尤世纪不恒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叹!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植的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夏之臣《评亳州牡丹》云:“吾亳州牡丹,年来浸盛,娇容三变,尤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红,胜娇容,宫红袍,琉璃贯珠,新红各种纷歧,杂红较后出,品种忧伤。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佛顶青为白色第一。大致红花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又云:“草堂数武之步,种莳殆偏,率以两色并作一丛,红白异状,错综其间,又以平头紫,庆天香,先春红三色插入其花丛,间集而成文章,他时盛开灿然若锦”。此时开中国插花技术之先河。
在明代,亳州牡丹虽有盛名,但曹州(今山东菏泽),国都北京牡丹栽植也逐渐繁盛起来。江南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也有所生长。
曹州与亳州皆于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引入牡丹,也同于万历(1573-1620)年间到达繁盛。两地之间相互交流品种,“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亳州也引进入不少曹州名品,如《亳州牡丹史》中纪录一种“金玉交辉”的品种,说是:“曹州所出,为第一品。”又有“忍济红”“萍实红”两种,也产于曹州。《曹南牡丹谱》亦云:“至明曹南牡丹甲于国内。”曹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多到一、二千株,少者数百株。”(《五杂俎》)。由此可以看出,现今牡丹的重要产地菏泽,在明代就已开始繁盛了。
北京自辽、金建都于此,牡丹栽植日渐郁勃。明代的《北京考》上纪录辽圣宗(公元982-1031)在统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长春宫观赏牡丹。在明代,牡丹栽植极盛,“金殿内外尽植牡丹”。城外尚有三台甫园梁家园、清华园和惠安园。
在江南,明代以江阴牡丹为盛。此外杭州、苏州、上海也有不少栽植。广西灌阳也产牡丹,据明代《广西通志》纪录,在广西“牡丹出灵川、灌阳,灌阳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阳。”
清代(公元1644-2021年),曹州牡丹的栽植就更盛了,取亳州而代之。《曹县志》云:“牡丹非土产也,初盛于雒下(今陕西省雒南县),再盛于亳州,彼时已六、七百种,分五色排列,叙至于今,亳州寥寂,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盖连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谱》)。蒲松龄在他写的《聊斋志异》一书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齐鲁”的记述。这时,曹州城东北各村栽植牡丹已很普遍。有以养花为业者,成园成圃者许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庙、毛庄、赵楼各村为冠。道光年间赵玉田在村北建花园,专养牡丹、芍药,集本村之大成,园之周围树之以桑为篱,名曰“桑篱园”。著有《桑篱园牡丹谱》,其中记述了151种,内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则菏泽独也。”“菏泽为郡为里者,不知其几,语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之一隅,鲁山之阳,范堤之外,连延褒不能十里。”厥后,有《绮园牡丹谱》,核其名者百四十有奇。并云:“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织如锦,精明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当时栽植面积已达500多亩,每年输出十余万株,运往广州|、天津、北京、汉口、西安、济南等地出售。其中运往广州者为较多,收益亦大。当地农民撒播着这样一句民谚:“种果树莫若木瓜、柿子,养花木照样牡丹、芍药。”再加上社会上的兴趣,菏泽人善于种花,以及牡丹根皮可供药用,以是菏泽牡丹,常期生长,长期不衰。
在清代,甘肃大部门地区也有牡丹栽植。而以兰州、临夏、临洮一带为栽植中心地。清末编纂的《甘肃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的纪录。延安万花山,位于杜甫川内花源头村劈面,这里盛产牡丹。清·嘉靖修《延安府志》中记有“花源头产牡丹极多,樵者以之为薪。”四周群众有在阴历四月初八到此赏花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江南牡丹中有宁国牡丹和铜陵牡丹。据2021年编《宁国县志》载,“宁国、蟠龙素产牡丹,以白、黄为贵,……。”关于铜陵牡丹,据《铜陵县志》载:“仙牡丹长山石窦中,有白牡丹一株,……素艳绝丽。相传为葛洪所种。”葛洪为晋代人,按此传说,以有160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牡丹得到恢复和生长。现在,菏泽牡丹栽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600多个品种,已成为天下上面积较大、品种较多的中国牡丹栽植、观赏、科研中心,堪称天下之较。
中国牡丹栽植的历史,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重要栽植中心,其它地区为次栽植中心或重要栽植地的名目。随着朝代的更迭,牡丹栽植中心随之变换,但重要栽植中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转移历程为:洛阳(隋)—长安(唐)—洛阳(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这是中国牡丹品种群形成和生长的主线。除此之外,尚有几个生长中心:一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周围及皖东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肃的兰州、临夏;四是广西的灌阳。可列表如下。
朝代年月栽植中心
隋581-618洛阳
唐618-907长安
五代907-960洛阳
北宋960-1127洛阳
南宋1127-1279天彭
明1368-1644亳州
清1644-1911曹州(菏泽古称)
可栽植中心或重要栽植地
洛阳、杭州、牡丹江、成都、杭州、陈州、杭州、吴县、成都、杭州江阴、北京、成都、洛阳、灌阳、北京、上海、嘉兴、宁国、成都、洛阳、临夏、兰州。
中国牡丹从野生引入观赏栽植,已有1650年左右的历史。栽植品种从单瓣花逐步演化成复瓣、重瓣甚至台阁型。促使牡丹品种向重瓣化演进的主动力是良好的栽植条件。已知将品种的优良性壮和枝变,通过嫁接巩固下来,由之,新品种大量涌现。
总之,从唐代起,就推许牡丹为“天姿国色”,由于历代举国平等地珍视和喜欢,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现实上已经赋予牡丹以国花的职位。尽管朝代更迭,花王牡丹,统领群芳,天姿国色的高尚职位,从未摇动!牡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职位之尊容,是其它花卉所不能企及的。
牡丹,原产我国,雍容华贵,娇艳妩媚,花形大而美,一直被誉为“花中之王”。
我国关于牡丹的较早纪录,见于东台县志、北宋吕夷简在东台西溪做盐官,曾手植枯枝牡丹一本,护以朱栏,不忍攀枝,既久,干高数丈,每春花开数百朵,海滨称为盛事。吕夷简为此写了《手植牡丹一本》的诗:“异香浓艳压群花,何事栽植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
牡丹别名花王,落叶性小灌木,一般高l~2米,老树可达3米。在长期栽植中,历史均培育不少品种,并有专著问世,如宋欧阳修著《洛阳牡丹记》,明薛凤翔著《牡丹八书》,清余扶伯著《曹州牡丹谱》等。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纪录牡丹有180多个品种。解放后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及北京三地栽植品种较多,总数约在300种左右。武汉市汉阳公园移植牡丹,劈头试探了一些经验。每年4月20日左右前往洛阳看牡丹的至今络绎不停。
牡丹品种分类常依花色及花型来分,如以花色来分,有红花系、紫花系、黄花系等。花型有单瓣型:如青山贯雪、粉娥娇;荷花型:如露珠粉、似荷莲;菊花型:如越粉、大胡红;金环型:如姚黄、月娥娇;绣球型:如葛巾紫等,只有少数品种有香气,它不是以香闻名。
牡丹的繁殖法有播种、分株、嫁接及压条等法,而通常以分株及嫁接繁殖为主。
牡丹较喜夏天凉爽,而冬季不外度严寒的地方。要有适度的降雨,足够的光照,但对夏天中午的强光及西晒要略有庶荫以避之。在温暖地区年均匀气温在15℃以上的地方,栽植牡丹较为难题。土质以深厚的土壤或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土壤为宜,排水要良好,要求适度湿润,尤其夏天不能过于干燥。
由于牡丹系深根性花木,对土壤深度及肥力均有较严要求,因此小盆栽植一般都不易开花。
牡丹根加工品为中药“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行游的成果,常作镇静药。
牡丹诗歌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分别。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相互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骚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的传说
荷包牡丹的传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围绕,景致宜人,尚有一个美好的习惯习惯:男女青年一旦订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优美的女人,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身手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女人,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外家人逐一婉言谢绝。原来女人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惋惜,小伙在塞外放逐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未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忖量,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忖量之情,并逐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酿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刘师阁”的传说: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栖身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优美无邪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琴棋字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怙恃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清闲居。隋朝消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识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栽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释教、洁身自好之意。在她的全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兴隆、优美。一株开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楼,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滋润,如美人肌肤,童子玉面。观者无不赞其美,颂其佳,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且以花献佛为乐,香火愈旺。 因此花出自“刘氏居之左右”之手,故名为“刘氏阁”,又叫“刘师阁”。厥后,此牡丹品种又传到四川天彭、山东菏泽等地,芬芳远播。
“万卷书”的传说: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又名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逐渐败落,十分清贫。但是,书生不甘运气的放置,更不愿寄人篱下,刻意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盛意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清贫,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誊录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应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应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秋笔砚,将文章誊录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盛意的先生途经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歹刘黄”的传说:古时候,洛阳四周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痴,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陆军前屋后种了许多花卉和牡丹。然而正由于他花种得特别好,常遭顽童袭骚。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歹刘”。这样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台甫”。 提及“歹刘”的种花身手确实非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众乡邻赞叹,富朱紫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希罕,他便举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苛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撒播下来。
优美高峻耐寒的甘肃紫斑牡丹
甘肃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因其花瓣基部有墨紫色、紫红色和棕红色大斑块而得名。野生种分布在海拔1300-2800米的甘肃中南部地区,并延伸到甘肃与四川、陕西接壤处的西秦岭残败次森林中。花白色和粉红色,单瓣。在零下30℃的低温环境中生长正常。是中国牡丹栽植品种的重要发祥地。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引种驯化,现在甘肃中部地区普遍栽植着300多个花形丰富多姿、色彩艳丽、植株高峻、气焰雄伟、香气醉人的紫斑牡丹栽植品种,使原来色彩单调、花型单瓣的野生花演酿成驰名中外的甘肃牡丹栽植品种群,不只在国内外另具匠心,深受牡丹兴趣者的喜欢,而且使美国、日本、西欧偕行赞叹不已,并大批引种栽植。普及甘肃农村的农家牡丹园也成为观赏甘肃紫斑牡丹的一个重要景观。
甘肃紫斑牡丹的重要特点及其区别于荷泽,洛阳等中原牡丹的重要特征显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植株高峻,高可达2-3M,冠幅宽3-4M,小叶15枚以上,叶型变化少,总叶柄长,由于年生长量大,多数品种可适合切花栽植。
二、花大,色艳,味香,花瓣质地丰富,精细,鲜嫩。花朵直径可达25cm,花蕾高15cm,花型类型多,层次明晰,花蕊雄、雌蕊变化多,观赏价值高。花香味浓郁,为中原牡丹所不及。
三、耐寒,耐旱,耐盐碱,可在室外抗-40℃低温不用人工保护而平安越冬,适合严寒地区载植。苗木成活后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能生长和开花,喜肥沃,怕水涝。
甘肃牡丹栽植简单,对管理要求不严,一般苗木栽植以3-10年生苗为好,栽植时间在秋季和春季,但以秋栽为主。繁殖方式分播种、分株和嫁接三种方式。播种苗5年才能开花,嫁接苗和分株苗栽后即可开花,但需二至三年复壮期后才能开出好花。病虫害少,但在高温湿热天气叶片会发生霉菌而有焦叶现象。用灭菌药喷洒叶面即可防治。
过去,甘肃牡丹由于地处西北不发达地区而鲜为人知,改造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花卉要求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牡丹成为国花首选而引起了普遍重视,掀起了栽植牡丹热。然而,在中国北方严寒地区因荷泽、洛阳等中原牡丹无法在露地自然越冬,使抗寒耐旱的甘肃紫斑牡丹自然成为这一地区的唯一栽种品种。经过近十年的积极,由兰州牡丹园艺开发公司推广实验的甘肃紫斑牡丹已在长春市长春牡丹园、沈阳植物园牡丹园、齐齐哈尔、丹东以及内蒙的包头、临河、赤峰,山西的大同、朔州,新疆的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大量栽植乐成。不只冬季越冬不用做任何越冬保护,而且开花一年比一年好,获适合地园林部门的认可。并总结了一套比较简单易行的载植管理方式,对紫斑牡丹在严寒地区的推广栽植起到努力作用。
紫斑牡丹栽植品种不只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有很高的浏览价值,尚有粘稠的文化气息,仅从品种取名就让人回味无限,反映了中国的历史人物,秀丽山水和风土人情,如“雪中送炭”,就以花朵的白色周边代表“雪”,玄色花心表示“炭”,形象的表示“雪中送炭”的古典成语。“黑海惊涛”表示玄色花心为黑海,周围白色花边表示翻腾的浪花,使人观花之际遐想无限。尚有“粉西施”,“醉杨妃”等,形象比喻牡丹花象中国绝世美人的天姿国色。“夜光杯”等花名不只表示了花色为近似玄色,还说明花型近似生产于甘肃的夜光杯。至于形容牡丹的诗词就更是家喻户晓了。
兰州牡丹园艺开发公司是中国西北较大的一家紫斑牡丹苗木和芍药切花研究,生产及销售的公司。产品除大量供应本外洋,还远销日本,南韩,美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并不停推出新品种。总经理赵潜龙先生是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副秘书长,与牡丹专家李家珏总工程师出书的“中国牡丹与芍药”一书为现在中国在牡丹芍药研究方面较全面和重要的专著。近几年外洋到甘肃观测紫斑牡丹的学者许多,都得到公司的热情接待。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news/78514.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