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四年一届、被称为“中国盆景界的奥斯卡”的中国盆景展下个月将在陕西安康举行,然而作为国内盆景五大派别之一上海的海派盆景,却由于各种缘故原因无法参展,这也是上海盆景行业30年来破天荒首次缺席。而在这缺席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为繁重的话题:海派盆景艺术传承求助,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可能面临“灭绝”。
是什么缘故原因导致绚烂一时的海派盆景到了云云境界?除了产业化和民营化以及私人化的配套改革政策、措施不完善,更重要的是盆景行业缺乏相应的扶持,在这样一个要求高效率产出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人力、物力以实时间打磨的盆景,着实是难以生计。
盆景不会启齿语言,如何照料完全靠主人“察言观色”
吴先生全心照料着露台上的200多盆“瑰宝”
园林师来信
谁来救救海派盆景艺术
“我是一名在植物园工作了21年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向你们反映,上海的海派盆景艺术已经衰落。作为海派盆景起源地的上海植物园,无论是盆景专业技术人员、观赏盆景人员照样盆景技术接棒人已经所有萎缩,无人接班,无人能观赏,已到非抢救不能的境界了……”作为上海着名的园林专家,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级会员,邬志星始终关注于园林的文化内在。在植物园工作了多年的他,更是对于曾经名扬国内外的海派盆景情有独钟。
海派盆景的生长每况愈下,一直由国家呵护缔造盆景艺术的艺术家更是先后进入民营企业。而让邬志星担忧的是,上海植物园内的盆景园也已转制为民营的盆景养护企业,受上海植物园的委托,对国家级盆景园的养护和管理,人才环境见底了。对于海派盆景的将来,用邬志星的话来说,“着实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无奈之下,他以《抢救中国园林文化瑰宝——海派盆景艺术已可不容缓》为名,写了多封信,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重。
起源地探访
10人养护2000盆“国宝”,国家级盆景园人财均缺
海派盆景是否真的岌岌可危,事实另有多少资深技术人员在为之积极?上周,除了人员欠缺外,资金欠缺也是造成盆景园衰落的一个重要缘故原因。与一般植物调养不同的是,盆景养护需要更换新盆。为盆景翻盆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这2000多盆盆景中,有很大一部门已有数百年历史,无论是造型照样生长状态都属前无昔人后无来者,翻的新盆自然不能是蹩脚货。而现在市面上好的新盆动辄数万元,一般的也要三五百元,想要所有更换新盆,价格不菲。“没有钱,没有人,等我们都退休了,这2000多盆‘国宝’不知道会怎么样。”对此,唐建平心中充满了担忧。
盆景迷心声
年长的去世,年轻的转行,“盆友”现在越来越少
尽管家里有好几间卧室,可75岁的吴振民就喜欢睡在露台旁的一张浅易单人床上。躺在这里,他只要微微一睁眼,就能看见露台上的瑰宝——200多盆盆景。
刚刚接触盆景的时候,吴振民刚过而立之年,当时在上海一家工厂里做事的他,无意中看到了厂里的一方苗圃,今后便一头扎进了盆景艺术创作。退休后,他更是险些将所有精神和财力都投入其中。
“喏,这盆是我在2021年开始培育的。 ”吴振民指着一盆锦松说。这盆已有41年树龄的锦松似山顶孤松,主干壮枝叶繁,主枝恰似巨臂横出,其冠如伞。盆中松树主干直中寓曲,干梢向右倾,主枝亦向右横向舒展,但顶部朝反偏向逆转,树势平衡。
这盆锦松可谓是吴振民破费心血较多的一件作品,昔时嫁接后,等其存活定型就花了七八年时间。今后几十年,险些每天都要为其浇水、施肥、思索造型……现在成此等品相,吴振民也心生抚慰。
雀梅、榆树、黄杨、刺柏……在吴振民的盆景园里,有几十个树种,除了一部门树桩是从市场上购得之外,多数是他四处苦苦寻觅而来。“这是我在34年前花了12元问一个农民买来的。 ”吴振民所指的是一盆雀梅,其主干虬曲,向一侧倾斜,上部枝干则逆转延伸,有苍龙回首之势。这个盆景动中有静,气韵神奇;青枝绿叶,井井有条,虽大小不等,却分布自然。从整体看,树干屈伸自若,刚柔相济,是典型的海派盆景。
养盆景很辛勤,从较初的挑树胚、开始盆景创作,到嫁接根系、枝叶、捆绑枝干、根系整形、长期的栽植养护等等,历程漫长而庞大,如果没有十分的仔细和耐心,很容易功败垂成。“有的时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只能看着它们长成一株小苗。 ”
植物不会启齿语言,要分明它们的喜怒哀乐,完全靠主人“察言观色”。“实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盆景植物更是云云,我有不少盆景由于无法适应上海四季分明的天气而夭折。”吴振民露台上另一盆造型别致的锦松,前阵子台风刮得猛,已有几片叶子焦黄。
吴振民为人质朴,不擅言辞,他养盆景全在于兴趣兴趣,在他看来,盆景就犹如自己的子女,都是有生命和情绪的,每天观测它们,与它们对话,眼看着它们长成较适宜的形状,他以为那就是较大的收获。“就像家教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一样,玩盆景者的性格也会映射在盆景身上。”有足够的耐心和想像力,就能缔造出具有怪异气概的盆景。
尽管在与盆景打交道的几十年里,吴振民得到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快乐,但随着年岁渐长,现在的他却越来越担了份心事。“在上世纪八十年月,海派盆景蜚声中外,关注的人也非常多,在养盆景的历程中,我也结识了许多忘年之交,大家一再交流,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 ”在吴振民的相册里,还保留了多张昔时与友人们一同交流的照片。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年长的去世了,年轻的转行了,昔时一起赏玩盆景的朋友现在越来越少。
在吴振民刚“入行”的时候,有许多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找人请教,例如盆景迎客松该如何制作,喜旱的植物该如何保留等,都在他人的帮助下逐一得到解答,“现在,能够讨论交流的人越发少了,所幸有了网络,不懂的可以上网查”。也因云云,已过古稀的吴振民学会了使用电脑。
吴振民对于盆景的痴迷,家里人是支持的,有时候也会帮他的造型出点主意,但吴振民也明确,子女对盆景的兴趣不大,家里这两百多盆盆景,今后该何去何从,老吴心里也颇为纠结。他一直在寻找志同志合者,若有被对方看中的,他愿意双手送上。“惋惜,知音难求。 ”吴振民感伤。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