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毛竹又名楠竹,分布在北纬25~30°,喜温暖湿润天气,适宜生长在年均匀湿度15%~2021年降雨量800~1800 mm、海拔800 m以下的地区,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湿但要求排水良好,适生于地下水位低、酸性砂土或砂壤土。毛竹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本和植物群落,具有利用时间长、材质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宽大林农的青睐,毛竹造林也是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用途径。毛竹大规模造林深受母竹移栽的限制。2021年头,在安徽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扶持下,在“安徽竹乡”的金寨县张冲乡成立6.67 hm2毛竹实生苗培育基地。
1 毛竹种子采集与处理
1.1 毛竹种子的特征
毛竹实为颖果,形如麦类。风选后的毛竹种子纯度为90%左右,带壳种子千粒重15~28 g,1 kg种子有3.6万~3.7万粒,均匀为5万粒左右。成熟后的毛竹种子无休眠期,在20~25 ℃条件下,7 d开始发芽,15 d左右为发芽高峰期,发芽期为30 d左右,发芽率在50%左右;贮藏1个月后种子发芽率降低5%~10%,室内常温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险些损失。若将种子置于5~10 ℃的冷库中,发芽率可以维持1~2年[1]。
1.2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毛竹一般在4—5月开花,8—9月种子成熟,要实时采收。详细方式:于早晨露珠干之前,伐倒母竹,此时花穗正处于湿润状态,伐竹时种子不易震落,将砍下的竹子修下果枝就地晒干将种子打出,风选净种。一般可采100 g/株左右。
毛竹种子经过处理后,加入少量防虫丸,用麻袋或萝筐装好,放于阴凉、透风干燥的室内贮藏,或实时运到育苗地点。若长期贮藏,应将其置于冷库中,较好随采随播。
2 苗圃地选择及清算
2.1 苗圃地选择
在毛竹适生区内选择阵势平缓、土质松散、土层厚度50 m以上的砂壤土或壤土,较好选择土壤pH值6~7、排水良好、有浇灌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2 苗圃地清算、施肥
育苗前苗圃要叱责面整地,以松散土壤,清除杂草,加强保水保肥能力。整地前基施复合肥3 t/hm2,要施用均匀,整地时翻入土中。施过基肥后,将翻过的土壤打碎,开端平整(耙平)。然后每隔15~20 m统一设计中心沟排水,按设计开挖深50 cm、宽50 cm的中心沟。在平整后的地块,根据地块形状开挖周边沟,要求深30 cm、宽30 cm,再开挖地垧沟,按平行于中心沟的偏向每隔1.3 m开地垧沟,沟深25 cm、宽25 cm。将开好垧的地块进一步打碎平整,清算地表杂物,做到表土细碎,地面10 cm内土粒不大于0.5 cm,以防种子受压而影响发芽率。苗床也应进一步通直与排水沟相连[2]。
2.3 土壤消毒
播种育苗立枯病发生严重,播种时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浇洒,或用硫酸亚铁112.5 kg/hm2均匀撒施举行土壤消毒。
3 播种
因毛竹种子无休眠期,以是秋播要在10月尾前完成,春播较迟要在4月尾前完成。播种可采取点播、条播或撒播,以点播较好,可节约种子,便于管理,竹苗生长较好,分蘖苗特多。点播时可在床面按株行距20 cm×25 cm开穴,每穴均匀点播种子8~10粒,播种量为15 kg/hm2。播完种后要实时盖土、压实,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要立刻全面覆盖草帘,草帘大小以全面覆盖住苗床为宜。如果秋季播种,苗床上要覆盖农膜,以防冻害。
毛竹种子较小较轻,且播种量少,浇水时不能采取洪水漫灌,只能用喷壶或带喷头的水管浇透[3]。
4 苗期管理
4.1 出苗期管理
气温在20 ℃以上时,毛竹种子播种后10 d左右开始出苗,20 d左右到达苗盛期,以后出苗逐渐削减,出苗期持续1个月左右。当幼苗出土1/2时,将覆盖在苗床上的草帘揭除。苗木生长历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期间苗床湿度要保持在10%~40%,切忌水分过多,以免引发立枯病。
4.2 苗木追肥、松土
苗木出齐后,在1个月之内完成第1次追肥,小苗宜施较稀的有机肥,以后每隔1个月追肥1次。苗木经过40~60 d的生长,地下根条逐渐壮大,植株养分足够,根蔸部开始萌发分蘖,为促进苗木分蘖,要实时松土、除草。
4.3 病虫害防治
由于夏天高温湿润易发立枯病,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苗床。若有虫害时,可以用敌百虫或敌敌畏500~1000倍液防治。
4.4 补栽
苗木通过1年的生长后,到第2年春季,要对苗床希罕的地方举行补栽,补栽时的苗木一穴分成2~3丛,要带土移栽,剪去部门枝叶,以确保成活率。
5 出圃
毛竹苗木通过3年的培育可以出圃,用于大规模造林。苗木出圃时应选择阴天或阴雨天起苗。三年生苗木多为丛生,要根据每丛的大小举行分簇,每簇以保留2~3株苗木为好,要求不伤根或少伤根。分簇后应实时剪去苗木上半截,留枝2~3篷,实时修剪地上枯死枝,以削减水分消耗,起苗时应多保留土球,提高成活率。
6 造林
6.1 造林方式
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宜,冬季不宜栽植。毛竹实生苗造林密度为600~900株/hm2,株行距为4 m×4 m或3 m×4 m,栽植穴规格为60 cm×50 cm×30 cm,造林时间以阴雨天为宜。
毛竹实生苗应以3年以上为好,苗木应多带土球,每丛应以2~3株为1簇,造林时每簇留枝2~3盘,叶片总数保留10~20片,整株留叶量以不跨越20片为宜,栽植时将苗木放入穴中,回填表土,用脚扎实,使苗木与土慎密接合,再覆土,使苗木形成馒头形[4]。在栽植时切勿用力敲打,以免伤鞭和芽,有条件的可以浇定根水。
6.2 幼苗管理
实生苗成活后每年必须松土、除草、施肥、培蔸2~3次,每年5、7月或8—9月各1次,施肥量150 kg/hm2。
6.3 间苗抚育
实生苗成活后发笋力强,第1年成活发笋力低、发笋少,第2年发笋多,要适当除去稠笋和弱小笋,冬季砍去原植老竹苗,防止返植现象发生,经过2~3年的间苗能不停促进苗木长大。
6.4 注重事项
毛竹实生苗造林因苗木幼嫩,致使成活率低,成林慢或者长不大,从而影响造林质量。因此,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应做到以下5点:一是造林前必须先要整好地,栽植要在早春前完成,确保土壤墒情好(较好阴雨天);二是苗木要带土球,较好用有机肥泥浆根,一般尽管不栽隔夜苗;三是早春栽植时苗木要做好防冻工作;四是栽植苗蔸周围土壤要踩紧,使土壤与根系慎密结合,万万不要用锄子用力打压;五是实时除草与施肥。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