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一)植物学知识
属马鞭草科,黄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四棱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通常5枚,间或3枚,近全缘,叶背粉白色,密被绒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顶生,花萼钟状,5齿裂;花冠淡紫色,端5裂,2唇形。核果近球形。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变种:牡荆(var.cannabifolia hand.-mazz.)小叶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绿色,仅叶脉有短毛。
黄荆产于黄河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区,多生于低山丘陵林缘路旁。
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土、钙质土及微酸性土均能适应,耐干旱、瘠薄,适应性颇强。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黄荆可采取播种、分株、压条等法繁殖,但由于人工繁殖的黄荆树苗,根茎不粗,且叶大枝疏,形态不好,故一般不适宜于制作盆景之用。现在黄荆盆景质料都选自山野采掘的老根桩,经过培育加工而成。
山野采掘:黄荆在低山丘陵沟旁林缘多有生长,可选取经多年砍伐萌生、姿态苍老虬曲、富于野趣的老桩,于春季2~3月掘取,注重保护根系,截去过长的主根,并根据造型的需要,修剪枝干。修剪后的树桩,实时下地种植,举行"养胚"。平时注重养护管理,树干覆以苔藓,天旱时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树桩根系生长恢复,枝叶萌生兴隆时,一般1~2年后,即可上盆造型。掘挖野生老桩,培育易活,萌生力强,也可采取快速成型法举行培育,昔时即可上盆观赏。其做法是:早春挖回的黄荆树桩,先举行修剪,保留重要枝干,别的所有剪去,直接栽入瓦钵中培植,举行遮荫、喷水、保湿管理。萌芽后削减喷水,中午前后庇荫,待新枝长至半木质化时举行一次强修剪,枝条截短至1~4厘米长,即树桩第一个芽枝分叉点。强修剪后生长恢复,约在6月中下旬,可带土换入观赏盆中,再举行一次造型修剪。今后每隔2~3天摘心一次,并每周施一次稀薄腐熟饼肥水,促其萌发新枝叶。通过多次摘心处理,枝条越发越密,叶片逐渐变小,昔时即可开端成型。
(三)上盆历程
选盆:黄荆桩景一般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较美观的釉陶盆。盆的形状可根据树形而定,以长方盆较为常见。盆色可选较深的朱砂紫或墨绿为佳。
用土:黄荆适应性强,不择土壤。盆种植养土以松散肥沃、透气性和透水性好的田园熟土为佳,较好再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和沙土,才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桩景叶茂枝繁,提高其观赏效果。
栽种:通常在春季2~3月萌芽前栽种。栽时先剪去过长的主根,多留侧根和须根,壅以肥沃松散土壤,盆底垫空,以利排水。
(四)整姿技术
加工:黄荆加工造型宜用粗扎细剪法,因材取形,重要枝干攀扎取弯,小枝叶则细加修剪。为使主干与侧枝比例协调,采掘的黄荆老桩可适当举行雕凿加工,尽管不留人工痕迹。攀扎以金属丝为佳,可以运用自若。
树形:黄荆盆景宜制成曲干式、枯峰式、临水式、斜干式及悬崖式等形式。枝叶可修剪成馒头状圆片、使其树形更显得纯朴浑朴。我国北方诸省常以黄荆为重要盆景树种。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