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盆景源于自然,显示自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在历届中国盆景和云南盆景评选展览的促进下,云南省盆景迅速生长,全省各地盆景园、盆景基地和盆景兴趣者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盆景植株生长在有限的盆土中,抗病能力较一般地栽植物低,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危害,使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受到影响。关于盆景病害与防治方式,在省外出书的盆景专著上有过一些介绍,但云南省盆景生长相对较晚,有关资料未见报道。结合笔者对盆景常见病害多年的观测和防治经验,将重要病害及防治方式介绍如下,供盆景养护和兴趣者参考。
1.炭疽病(病原 co11etotroichum sp.)发生症状与特点:该病重要在九里香、福建茶、六月雪、小叶榕、七叶莲、三角枫、榆树、苏铁等树桩和山水盆景上发生。危害盆景植株上的叶片和梢部。被害部位较月朔样平常出现在叶缘或叶尖,呈浅褐色半圆形或近半圆形小斑,后逐渐向叶片内扩展,有的形成环状病斑,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该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抱子盘在病叶残体上越冬,以分生抱子借风雨和水滴飞溅传播,通过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在高温高湿、光照不足、植株受日灼或冻害及修剪造成伤口量大的盆景上,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式:实时清除病叶、病梢及枯枝,保持盆土卫生;春季来临之前,用石硫合剂和低剂量杀菌剂举行保护防治;调整盆景与盆景之间的距离,保证透风和光照;发病时,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每隔7 -10 天喷施1 次,连喷3—4 次。
2.白粉病(病原 uncinuliella indical)发生症状与特点:危害紫薇和雀梅树柱盆景上的嫩叶、嫩梢、花蕾。叶片感病后,初期在叶的两面出现不规则褪色斑块,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至全叶,并在其上充满白色粉层。严重时,叶和梢变畸形提早枯黄脱落。受害花梗变形,花蕾不能开放,严重感病的花瓣呈萎蔫状。病菌以菌丝体在感病植株的芽体上越冬。翌春,温度升高,菌丝发生分生抱子,借风力传播侵入寄主危害,并形成再侵染。该病在盆景大量抽出嫩叶和植株现蕾盛期易发生危害。在荫蔽度和密度大、透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病较重。防治方式: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虚弱枝剪去,削减越冬菌源;早春在植株发芽前喷施4—5 度石硫合剂,削减初侵染源;合理施肥,增施钾肥和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盆景大量抽出嫩叶和现蕾的2个物候易感期,用0.3度石硫合剂或1:1:100 倍波尔多液举行保护防治。发病时,用25 %的三哇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硫磺粉防治3—4次。
3.煤烟病(病原meliola sp.)发生症状与特点:该病发生在紫薇、福建茶、罗汉松、苏铁树桩盆景上。初期在叶片和嫩梢上出现油浸状小病斑。以后逐渐形成暗褐色小霉斑,霉斑进一步扩大为不规则形,严重时在叶片和新梢上充满煤烟状物,因光互助用受阻,病叶易脱落,植株生长虚弱。病菌以菌丝体、分生抱子和子囊抱子在植物组织上和落在盆土中的病叶上越冬。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由于紫薇受紫薇绒介危害、罗汉松和苏铁受咖啡黑盔介危害、福建茶受蚜虫危害时在盆景植株叶、枝梢上发生蜜露和渗出物,煤烟病的分生抱子、子囊抱子即借此萌发生长,在管理粗放、枝叶兴隆、透风不良、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介壳虫、蚜虫大量繁殖的盆景上,煤烟病发生严重。防治方式:适当修剪,保持足够的光照和良好的透风条件;实时选用40 %速扑杀乳油1500 倍液,80 %敌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50 %杀螟松乳油1200倍液,10—15 天喷施1 次,连喷3 次防治介壳虫和蚜虫;发病初期,用清水洗去叶面零星霉层,或剪除病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25 %三哇酮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喷雾防治。
4.苏铁黑点病(病原 ascochyta cycadina)发生症状与特点:该病危害盆栽和水旱苏铁盆景,但在水旱盆景上发生更为严重。病害初期,在苏铁小叶上出现近圆形、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中心暗褐色至灰白色并着生小黑点。病斑边缘红褐色,病健部位显著。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可连成一块大病斑。严重时,叶片成段枯死。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抱子在病叶上越冬,以分生抱子举行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养护管理不善、修剪不当的盆景上发病严重。冬季受冻害后此病较重。防治方式:剪除病枯叶或病枯的叶段,集中销毁;夏天在叶片上喷水,保持一定湿度,冬季注重防寒,以防冻伤后并发此病;施用腐熟饼肥,增添苏铁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 l:1:200 倍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 倍液防治2—3 次。
5.雪松枯梢病(病原 botrytis latebricola)发生症状与特点:该病危害雪松盆景植株上的针叶和嫩梢。发病初期在叶基部出现淡黄色如针尖大小的黑点,以后逐渐向针叶束基部伸张,引起整束针叶变褐萎蔫。嫩梢受害后可引起梢枯和死亡。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出现灰色霉状物。该病3月初在针叶上开始发病,4—5 月新梢和针叶大量萌发时,如遇到阴雨低温,病害严重发生,6月上旬起,随着温度的升高,病害逐渐减轻或截至发病。防治方式:调整盆景与盆景之间的距离,改善透风条件;清除带病针叶和枯梢及盆中落叶、杂草,集中销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盆土过湿;发病初期,用磷酸二氢钾+尿素(1:1)1000—1500 倍液叶面施肥,然后用25 %三哩酮800 倍液距离7—10 天喷施1 次,连喷3次。
6.罗汉松叶枯病(病原pestaloia podocarpi)发病症状与特点:危害罗汉松盆景上的叶片。初期在叶片顶端出现浅褐色、灰白色的半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健部位显著。后期在病斑上出现点状玄色颗粒。树冠下层叶片发病较重。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或盆中的病叶上越冬。以分生抱子和分生抱子盘借风雨传播,从嫩叶和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透风不良或受冻害、日灼形成伤口,可加重该病发生。防治方式:加强养护管理,加强盆景植株抗病力;清除盆中枯叶病叶,削减初侵染源;发病时,用50 %代森钱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7.南天竹叶枯病(病原phyllosticta nandine)发生症状与特点:该病重要在南天竹盆景植株叶片上形成灰褐色枯斑。初期在叶尖和叶缘处出现枯黄色圆形小斑,以后逐渐扩大成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并散生玄色小点粒。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抱子器在病叶残体上越冬。借风雨和水滴飞溅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防治方式:剪除病叶和清除盆中落叶,集中销毁;发病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