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景观绿化

浅谈竹子与中国园林生态环境

导读

以竹(bambusoideae)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景因竹而显。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是“竹子王国”,竹子资源丰富,竹类植物具有形态特殊,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

以竹(bambusoideae)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景因竹而显。从古至今,竹类以其怪异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是“竹子王国”,竹子资本丰富,竹类植物具有形态特殊,品种多,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适应强,不同大,生长快,易繁殖,用途广的特点[1]。据统计,天下竹类植物共有48个属,500多种。竹子在我国占地面积500万hm2,有“第二森林”之称,根据竹类专家观测,仅云南一省就有自然竹林面积33万多hm2,,相当于四川或台湾省面积的两倍[2]。这些竹种分布在北纬40度以南的宽大国土上,分布地域极广:东起台湾,西迄西藏,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竹子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气概美于一身,在园林绿化中观赏价值极高,翠竹青青,千姿百态[3]。当我们涉足名园胜迹,无不深刻地体察到竹子的景观效益。

意境的缔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较高境界,何谓意境?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现实风景中出现之,统命之曰意境[4]。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一些手法如“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5],就是绘画艺术的写意手法应用于竹子景观设计的效果。竹正相符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水,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

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气概多种多样[6]。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普及中国园林。

中原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四处竹相连,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咏竹诗,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7]。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愿食无肉,不能居无竹”。竹文化对竹子造景的发生和生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竹子造景的意境缔造亦以竹子文化为基础,一般通过“竹子比德”、历史典故、诗情与画意、诗画书印等精神性建构予以显示[9]。

竹子挺拨坚贞刚烈,绿叶婆娑、发达潇洒、文雅幽静、冬不干枯。人们爱竹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适宜”、“山有竹则山青、水伴竹则水秀”。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了超凡的风姿;生在哪里,哪里便染上脱俗的情趣。

1竹类植物与中国古代园林的生长史

1.1萌芽阶段

我国的造园史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开始,可以说是较早的皇家园林。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昔人分明浏览秀丽的竹林风景更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见《拾遗记》“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较早纪录。当时的种竹、建竹园大多只限于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

1.2生长阶段

魏晋、南北朝,当时的文人、士医生受政治动乱和宗教处世思想影响,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访名山大川成了一时之风俗,讴歌自然风景和田园风景的诗文及刚萌芽的山水画,刺激了园林,发生了有别于皇家宫苑的“自然山水园”,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人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生长。《水经注》介绍北魏闻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纪录了洛阳显宦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1.3全盛时期

由唐代文人王维设计的“辋川别业”中有“斤竹岭”、“竹里馆”等竹景;“寿山艮岳”是北宋天子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设计的,从宋徽宗本人所写《艮岳记》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宫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论文同盟lwlm共评述了19座私园,对其中的归仁园、董氏西园、富郑公园、苗帅园等10座宅园作了专门的竹子景观形貌。南宋定杭州为行都,改称临安,贵族、权要、巨贾聚居江南,皇家宫苑、私人园林之盛不言而喻,为厥后生长的江南园林起了推动作用。从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也可了解到吴兴的宅园“园园有竹”。竹子造园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4成熟阶段

明清园林继续了唐宋传统,且逐渐形成地方气概,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生长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修建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较大特色之一。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台甫园及扬州个园、惠州逍遥堂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乐成,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取。明清时期刊行多册造园技术理论书籍,有王象晋《群芳谱》、屠隆《山斋悠闲供笺》、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等,较有影响的要数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都对竹子造园作了详尽、精炼的叙述,为后人推许、仿效。明清园林,特别是竹子园林生上进入成熟阶段。

2竹类植物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随着期间的生长,在园林设计中人们的喜竹之情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

2.1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综观这几年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生长态势,重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城市楼盘中的竹文化园林景观

2.1.2风景名胜区的竹海旅游景观

2.1.3别墅区中竹韵主题的景观设计

2.1.4营造竹类专类园景观

2.1.5作为城市各种公园中竹林的绿化质料

2.1.6作为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

2.2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成果与设计手法

纵观古今竹类在园林中的作用与造园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2.2.1组织空间

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道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通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协调统一起来,组成格调平等的景观效果。

2.2.2渲染空间

有相当一部门竹子如佛肚竹、金丝竹、紫竹、菲白竹等,由于枝干色彩上的引人注目,常成为景观园林中的核心。

2.2.3协调空间

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观音竹),不只会使风景加倍显著,增添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2.2.4脱离空间

亦采取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结构脱离成各种观赏或者成果地区。

2.2.5添景

园林风景中重要题材称为主景,围绕主景加添人工部署质料添景,具有实用和美观价值。如用竹制作的竹亭。

3总结

绿竹栉风沐雨,心有灵犀。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以竹为友,以竹为师,会使人悟天地之正气,育高尚之美德,激人生之理想。竹类植物正相符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水,是古往今来园林造景中优异的品种。

参考文献

[1]史震宇.迎奥运北京宜推广种竹.中国园林.2005-03:30-33

[2]吴静波.竹子专家的心愿灼烁日报.1995-3-21

[3]陈荣定,钱志潮,史文西.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分解.竹子研究汇刊.2004.23(3):56-61

[4]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书社

[5]李宝昌,张涵,汤庚国.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3.22(1.):76-78

[6](明)文震亨原著,陈植校注,长物志校注,南京:江苏科学出书社,1984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书社,1990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5813.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