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景观绿化

天彭牡丹琐探

导读

天彭牡丹,因南宋大诗人陆游撰《天彭牡丹谱》而流芳百世。笔者曾有幸在四川彭州市加入全国牡丹花协年会之际得以亲睹。千余年来,随着世道沧桑,政局凌乱多变,彭州牡丹也随之盛衰交替,令人喟然兴叹。牡丹是彭州市的市花,在彭州,至今已持续举行了十余届牡丹……

天彭牡丹,因南宋大诗人陆游撰《天彭牡丹谱》而千古流芳。笔者曾有幸在四川彭州市加入天下牡丹花协年会之际得以亲睹。千余年来,随着世道沧桑,政局缭乱多变,彭州牡丹也随之盛衰交替,令人喟然兴叹。
牡丹是彭州市的市花,在彭州,至今已持续举行了十余届牡丹花会。花会期间,浏览者极其踊跃,牡丹已成为彭州市的旅游资本之一(彭州另有银厂沟、小龙潭、九峰山、千佛崖摩崖石刻等旅游胜地),故市指导也都很看重,这就促成了今日彭州牡丹的迅速恢复与生长。近年来以距彭州市西北14公里的丹景山和市内各公园为基地,向民间搜集遗存旧种并引进洛阳品种已达200余品,数十万株。其中尤以丹景山范围较大,已形成红霞片片的自然植物景观。
笔者在心旷神怡之余,也对彭州牡丹的追本溯源发生了兴致,因而作点噜苏试探。
一、彭州牡丹何以得名“天彭牡丹”
在《天彭牡丹谱》(下简称《陆谱》)中,陆游曾指出“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陆游为什么将彭州牡丹称为天彭牡丹?是因彭州较初是在唐代设置,以陇县为治所,县境内有彭门山,山有两峰,僵持如门,又名天彭山。据《成都记》:“彭门牡丹在蜀为第一,洛阳花较盛,独彭门有小洛阳之称”。故天彭、彭门均指彭州,是以当地奇山代称。彭州位于成都西北约50公里,明代降州为县,属成都府。
二、天彭牡丹的形成
据《陆谱》:“彭人谓花之多叶者为京花,单叶者为川花,近岁尤贱川花,卖不复售”。可见南宋时,川花照样单瓣的,近于野生状态的居多,也是彭州山中原产的。而重瓣的(多叶)牡丹,则是从西京洛阳引种来的,但单瓣的川花,价格越来越贱,而是以京花为贵。现实上,彭州较早种植牡丹是在唐代。据清《彭县志》:“丹景山游览较盛处有东岳庙,为故金华宫遗址,建自汉代,唐金头陀禅师重修。金头陀在宫之永宁院开拓荒地,广植牡丹,自成一景。”在唐代,寺庙多附有寺园,其中必栽植牡丹,各地都是云云。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有“汾州众香寺,得白牡丹一窠……兴唐寺昔有牡丹一株开花一千余朵……真善寺素师院牡丹色绝佳”。唐范摅《云溪友议》“白乐天初为杭州刺史,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师得之……白寻到寺看花。”金头陀广植牡丹既成一景,而且是专建一个牡丹院(永宁院),可见不会是单瓣的川花。当时的牡丹,是以长安为盛,故推断和杭州一样,也是从京师长安得来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原的牡丹此时已引入彭州。唐亡,前蜀树立,蜀主王衍的母舅徐延琼听说秦州董成村僧院有牡丹一株,所植年月深远,使人取回(《蜀总志》)。这也许是甘肃牡丹首次引入四川。据南宋胡元质《牡丹谱》(以下简称《胡谱》):“后蜀后主孟昶在宣华苑广栽牡丹,又名牡丹苑。广政五年(942年),牡丹双开者10(即并蒂花),红白相间者4(今称二乔),后主宴苑中赏之,花至盛矣。有深红、浅红、深紫、浅紫、浅黄、??黄、雪白、正晕、倒晕、合欢重台,面径七、八寸,有檀心如墨者,香闻五十步。”这是又一次大范围的引入,推断是来自长安,由于当时长安已有云云丰盛多采的品种。《酉阳杂俎》曾称当时长安的牡丹,“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檀芯)等,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品类与宣华苑的大要相同。但影响较大的照样在北宋时洛阳所引,《陆谱》载:“崇宁中(1102~1106年),州民宋氏、张氏、蔡氏,宣和中(1120~1125年),石子滩杨氏皆尝买洛中新花以归……至花户连畛相望,莫得其姓氏也”。由此可见,彭州有原产的单瓣野生牡丹,是蜀牡丹的家乡,也有三秦和洛阳品种的参与及各地品种杂交而形成蜀中的天彭牡丹,具有花大、瓣多(较多达880余瓣)、瓣基部多有紫斑的特色。
三、天彭牡丹何以能成为蜀中第一
金头陀在永宁院种的牡丹,虽然也曾成为一时盛事,引来众多的赏花人,惋惜昙花一现,未能保持多久,只是给后人留下美好的话题。直到南宋,国民还津津乐道。《陆谱》曾载:“土人云,曩时永宁院有僧,种花较盛,俗谓之牡丹院,春时赏花者多集于此,厥后花稍衰,人亦不复至”。而蜀主及其臣下纷纭辟建牡丹苑、园,才使牡丹在彭州得到了较大的生长。据《成都记》载:“时彭门为辅郡,典州者多其戚里,得之上苑,而彭门花之所始也。天彭亦为之花州,而牛心山下为之花村”。辅郡是指京都临近的州郡,有京都屏障的作用,当时蜀以成都为京城,彭州则是辅郡,而主管彭州的官员多为蜀主的外戚或乡亲。他们能够从帝王的宫苑得到牡丹,这就是彭州牡丹兴起的肇始,彭州今后得了花州的美誉。以养花为业的多居于牛心山下(在彭门山临近),当时即称该处为花村。由于帝王显贵都崇尚浏览牡丹。不只宫中有牡丹苑,还恢复了丹景山金华寺等处的牡丹院。每逢阴历三月花开时,上至帝王妃嫔,下至黎民国民,都要去丹景山游览浏览,成为彭州习俗(《蜀中名胜记》)。又据《蜀总志》:“蜀平(指宋太祖灭蜀),花散落民间,小东门外有张百花、李百花之号,皆培子分根,种以求利,每一本或获数万”。可见在蜀亡以后,反由于皇家、贵戚的花种更多地流入了民间,而使一部门种花为业者大获其利。因有利可图,到北宋中后期,州民又从洛阳引种新的牡丹回来,从而使牡丹得到第二次大生长。据《陆谱》:“自是洛花散于人世,花户始盛,皆以接花为业。大家好事者,皆竭其力以养花,而天彭之花,遂冠两川”。由此可见,彭州牡丹第一次大生长是在孟蜀期间,而第二次大生长则在北宋中后期以迄南宋。首先是州民为求利而自洛阳引入新种,而且彭州气象平和,土壤肥沃,合适繁育牡丹。花农的种植技巧也很高明,除嫁接、分根繁殖洛阳品种外,也培育了不少彭州品种,如祥云、锦被堆等,花头绝大而色彩鲜丽(《胡谱》),以及《陆谱》中所纪录的胭脂楼、双头红、状元红等。到开花时自太守以下,没有不到牡丹兴旺的场所去赏花的,其盛况仿同于洛阳,故有小西京或小洛阳的称谓(《陆谱》)。今后遂奠基了“蜀中第一”的基本。
四、彭州现存几个古代品种的辨析
(一)紫绣球《陆谱》纪录称为“天彭紫花之冠”。这次经实地察看,属台阁型,较之菏泽与洛阳品种紫绣球花大、色深、花冠高度跨越花径,花容远优于他处同名品种,确切名不虚传。此次只在彭州公园和一住民家见到,主人都是倍加珍护,秘不示外,可以确定是旧传名种。
(二)彭州紫 又名玉腰紫,因其花的腰部有一圈白色膜瓣而得名,此白色膜瓣实为组成一个花朵的二花叠适时,下方花的雌蕊退化而成,花有较浓香味,花色较紫绣球更富光泽,在其他地方未曾见过,也未曾载入诸牡丹谱中,可见是陆游、胡元质等著谱以后育成的。
(三)刘斯哥 花白色略显粉晕,荷花型至皇冠型,我们在丹景山永宁院旧址见到的一株是荷花型,花瓣基部无紫斑,但据前几年实拍的照片,则为皇冠型,听说开皇冠型的年份很少。有人疑为菏泽的赵粉,二者确有近似之处,且均开异型花,但赵粉是纯粉红色花,且外瓣与内瓣的不同不及刘斯哥的不同之大。查《陆谱》确载有刘斯哥之名,为“白花带微红,多至数百叶,纤妍可爱,莫知何以得名”。又北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则载有刘师阁之名,称其“本出长安刘氏尼左右,因此得名,微带红黄色,如美人肌肉,然莹白温润,花亦端整,然不常开,率数年乃一开耳”。两书形貌的二花其特色临近,与我们实见者也相符,刘斯哥应系刘师阁之讹(南方音斯、师不分,哥、阁音亦近),陆游不知其名之由来,周师厚则记述较详,尤其他还记述了此花数年一开(开好成皇冠型)的特征。据此,可见它确是一古老品种。
(四)政和春 政和是北宋徽宗的年号(1111~1115年)。这一品种在其他谱中未见,其他地方也未见到。花粉色、蔷薇型、花瓣极多,但花朵较扁,当地人形容像个饼子。《陆谱》有纪录,“是浅粉红花,有丝头(内藏有未瓣化雄蕊――笔者),政和中始出”。故也是一个古老品种。
(五)金腰楼 花粉红色,台阁型,花朵中部有一圈显明的雄蕊,花药金黄色,故得此名。与《陆谱》所记者相同,而现在洛阳品种金腰楼为红色花。
(六)胭脂楼 花粉红色,台阁型,花瓣边缘色彩稍深,故看去色彩深浅相间,与《陆谱》所记相同。
因时光伧促,另有几个古老品种未及见到实物,在此未便评述。然从所见到的花品来看,名实照样相符的。此外有的品种可能是来自长安、洛阳等地,如刘斯哥,但今西安、洛阳均已不存,而彭州却能保留至今,十分忧伤,可谓世代硕果长存。
【作者简介】教授级高工2021年于前中心大学园艺系结业,后留校任教。开国后先后在北京市北海公园、南宁市园林局从事园林管理与钻研。揭晓的论文重要有《中国菊花品种花型分类的开端探讨》、《菊花品种花型的演进》、《中国古代兰蕙辨析》、《中国兰花的评赏》、《牡丹花考》、《金花茶植物花的分类》、《中国花卉生长大事记略》等。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9825.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