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大叶黄杨易传染茎腐病,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朽,生有很多细小的玄色小菌核,跟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成长,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灭亡。
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泥土中营腐生生活 。跟着气温的升高,泥土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域,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要领:
(1)加强苗木的养护打点,提高其自身抗病本领。
(2)利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低落苗木发病率。
(3)夏季幼苗采纳搭荫棚等降温法子,大苗可回收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步伐,来粉碎病菌产生的情况条件。
(4)实时剪除发病枝条,会合烧毁。
(5)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至1000倍25%的敌力脱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剂。两种要领均是7天一次,持续举办3至4次,就能起到防范和治疗的浸染。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