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病害防治

核桃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导读

枝枯病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核桃树枝干,造成枯枝和枯干,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病害先从幼嫩短枝开始发生,然后向下蔓延直至主干。受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色,后变浅红褐色,最后变成深灰色,并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枝枯病真菌病害,重要为害核桃树枝干,造成枯枝和枯干,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病害先从幼嫩短枝开始发生,然后向下伸张直至主干。受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色,后变浅红褐色,较后酿成深灰色,并形成许多玄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枝上的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枝条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大量玄色短柱状物(即分生孢子)。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一般5-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生长虚弱的枝条及冻害或春旱严重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式

(1)农业防治。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生长季节实时剪除病枝,并销毁;秋季树干涂白,预防冻害;主干发病,可刮除病斑,并用1%硫酸铜溶液消毒伤口,外涂伤口保护剂。

(2)药剂防治。在6-8月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良好。

腐烂病又叫黑水病,真菌病害,重要危害核桃树枝、干,阻止养分运送,造成树体生长虚弱,结实力下降,严重时全株死亡。症状因树龄和发病部位不同而不同。幼树主干和主干枝病斑初期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病皮变为黑褐色,有酒糟味。病组织失水下陷后,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斑沿树干纵横向生长,后期皮纵向裂开,流出黑水,病斑环树干一周时,幼树主枝或全株死亡。大树主干感病后,初期隐藏在树皮部,外部无显著症状,当病斑连片扩大后,树皮裂开,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象刷了一层黑漆。营养枝或2-3年生侧枝感病后,枝条逐渐失绿,皮层和木质部剥离,失水干枯。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树液活动后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病斑扩展及病菌活动以4月中旬到5月下旬为重要时期,8月份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直至越冬前截至。一般土壤瘠薄、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遭受冻害和干旱失水的核桃树易发病。

防治方式

加强栽植管理,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树体营养程度,加强抗寒、抗病能力。结合修剪,实时清除果园病枝、枯枝、死树,集中销毁。入冬前举行树干涂白,预防冻害。早春及生长季节实时刮治病斑,刮后涂5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波美5-10度石硫合剂等保护伤口。

溃疡病真菌病害,重要为害核桃树幼树主干、嫩枝和果实,初为褐、玄色近圆形病斑,直径0.1-2厘米,多发生在树干及主侧枝基部。有的扩展成菱形或长条形病斑。在幼嫩及滑腻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渍状或为显著的水泡,破碎后流出褐色粘液,遇空气变黑褐色,随后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连呈菱形或长条形。当病部扩大到围绕枝、干一周时,出现枯梢、枯枝或整株死亡。秋季病部表皮破碎。在较老的树皮上,病斑多呈水渍状,中心黑褐色,病部腐烂深达木质部。果实受害后呈大小不等的褐色圆斑,早落、干缩或黑腐烂。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春气温到达11.4-15.3℃时开始活动,5月下旬气温28℃左右时,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借风雨传播,发病达高峰,夏天气温跨越30℃以上时病害基本截至伸张,入秋后温湿度适宜时,病害又生长,但没有春季重。土壤贫瘠、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或管理粗放、不施肥、不修剪以及冻害、虫害造成伤口多的果园易发病。另外,树干阳面发病较多。

防治方式

增施有机肥或栽植绿肥,改良土壤,加强树势。合理修枝整形,改善树冠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秋冬季节树干涂白,预防日灼和冻害。发病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或用刀划破病皮,深达木质部,再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等涂治,均有一定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092.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