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
分布与危害
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为害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竹林,是竹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取食竹叶,大发生时将竹叶食尽,使竹节内积水,致被害竹林成片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mm,翅展26-35mm。体黄色,雌虫体色略浅。复眼玄色。触角栉齿状,触角干淡黄色,栉齿灰玄色,雌虫栉齿短而稀。雄虫前翅淡黄至棕黄色,雌虫前翅浅黄色,翅后缘中心有1橙红色斑,后翅色浅。
卵鼓形,高0.8mm。浅黄色,顶部稍平,中心略凹,顶缘有1浅褐不均匀环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25mm,浅灰玄色,被玄色和黄色长毛。前胸两侧中心具突出毛瘤,各生1束向前伸的灰玄色羽状毛,长约10mm;第一至第四腹节后头中心各生1束红棕色刷状毛;第八腹节后头中心着生1束红棕的长毛,毛束内混有羽状毛。
蛹体长9-14mm,黄棕或红棕色,体各节被黄白色毛,臀棘上有小钩30余根,共成1束。茧长椭圆形,长11-23mm,丝质薄,土黄色,茧上附有毒毛。
发生纪律
年生代数因地而异,在浙江、福建1年3代;江西、四川1年4代。以幼虫在茧内越冬或以1-2龄幼虫在竹上越冬。在浙江南部各代幼虫取食期划分为3月中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到10月上旬;福建省各代发生期划分比浙江提前10-15d。江西省4代,各代幼虫取食期划分为3月中旬到5月上旬、5月下旬到6月下旬、7月上旬到8月上旬、8月下旬到10月上旬。11月孵化的幼虫需取食10-25d后举行越冬。
成虫在早晨和傍晚羽化。羽化后爬到竹枝叶丛中,日间静伏,受惊扰后落地或作短距离航行,夜晚航行活动,有强趋光性,尤以雌虫愈甚。雌虫羽化后不久,雄虫即可飞来交尾,交尾时间多在早晨。雌虫交尾后4-12h开始产卵。卵多产在被害较轻或未被为害竹叶丰茂的竹冠中下层竹叶后头或竹秆上。卵块单行或双行纵列,每行有卵6-13粒,多者达40余粒,排列慎密。每雌1生产卵120-160粒。
卵经6-12d孵化。初孵幼虫出壳后,暂停于卵块周围,8-20h内取食卵壳,然后聚集爬行于竹叶后头取食。3龄幼虫开始涣散,食叶量逐龄渐增,并爬上竹梢叶部取食。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尤以小幼虫愈甚,以此转移取食。幼虫善爬行,反映敏感,有假死性,遇惊卷曲身体,弹跳坠地。炎天中午气温高时,幼虫需下竹纳凉,下午斜阳西下后复上竹取食。老熟幼虫在竹上部竹叶或竹秆上结茧,炎天老熟幼虫可下竹在林下灌木、杂草及竹秆下部的笋箨内结茧。茧经2-3d化蛹。蛹经6-15d羽化为成虫。
刚竹毒蛾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亲热。一般大出现前多发生在山洼、阴坡、密林中,再逐渐向山脊、阳坡、疏林扩展。统一被害竹林,山洼、溪边、密林被害重;山脊、阳坡被害轻。虫情生长到山脊、阳坡后,虫口密度将急剧下降。幼虫在气温12℃以下,30℃以上取食削减;10℃以下,35℃以上截至取食。春天低温、夏天高温对竹毒蛾发生晦气,秋天干旱对卵孵化及幼虫发育晦气。早春气温回升后,再出现低温,俗称“倒春寒”,最低气温在0℃以下,刚竹毒蛾昔时不会大发生。
捕食天敌有蚂蚁、猎蝽。寄生性天敌卵期有毒蛾黑卵蜂、旋小蜂、跳小蜂;幼虫期有绒茧蜂、黑瘤姬蜂、细鄂姬蜂、凹眼姬蜂、内茧蜂及日本追寄蝇、灰腹狭颊寄蝇等。另外幼虫期另有白僵菌寄生。天敌在大发生时寄生率都很高,对抑制该毒蛾持续发生起决议作用。
防治方式
(1)农业防治。
加强竹林抚育,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适宜密度,可抑制大发生;注重竹林卫生,清除落地叶片及小枝,人工摘除虫茧,削减虫源。
(2)物理防治。
该虫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装置黑光灯诱杀。
(3)化学防治。
该虫对药剂非常敏感,各种药剂险些均有用果。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喷秆灭卵;或上述药剂2000倍液,喷杀幼虫,效果均好。
(4)生物防治。
幼虫发生期引放天敌,并注重加以保护,发生量不大时尽管不施用化学药剂防治,可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效果均好。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4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