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一、危害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重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随着林业杨树育苗和造林面积的增大,杨树溃疡病在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市重要危害黑杨、青杨、白杨及速生柳等杨柳科树种。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损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较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重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以上三种都是由真菌引起)。尚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我市也发现了一些未知病源菌引起杨树枝杆溃疡的病害,市森保站正在对此举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重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发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发生水泡,而是发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显示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隐蔽状态存在。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较重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较高;夏天杨树生长兴旺,病害生长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杨树种植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导致生长虚弱的条件等,均易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亲热,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加强。
2、杨树大斑型溃疡病:该病害重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毗邻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以为是杨树上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树皮内越冬。正常年份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截至扩展。
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虚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
3、杨树烂皮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为害杨属、柳属等树种的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的死亡。
病菌在病组织内常年存活生长。该病于4月上旬开始发病,5~6月是盛发期,7~8月病势缓和,10月截至生长。该病的发生与杨树品种、立地条件以及冻害、日灼伤、虫害、旱害等亲热相关。 种植管理不良、生长虚弱的林分或植株受害重。
4、杨树细菌型溃疡病:该病害还未在我市证实有发生,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病与前三种不同,它是由一种叫做草生欧文氏杆菌的细菌所引起,该细菌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周生鞭毛。该病重要危害树干,也能在大枝上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椭圆形的瘤,直径约1厘米,外表滑腻,后逐渐增大成梭形或圆柱形的大瘤,颜色变为灰褐色,外面粗拙并出现纵向开裂。夏天从病部裂痕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内韧皮部变棕红色,木质部由白色变为灰色,后变为红色。发病严重时出现腐烂,树木生长虚弱,木料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
病菌在杨树病干部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大树比幼树受害重,阵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天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伤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造成侵染。
三、防治措施
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就是病害发生与否重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状态。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加强抗病能力;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目的。
1、 加强抚育管理:杨树是喜洪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实时修除病枝。
2、 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的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