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紫薇病虫害防治

导读

紫薇,学名Lagerstroemiaindica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并以红薇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

紫薇,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并以红薇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滑腻清洁;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天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7-9月延续开放,故人们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紫薇是非常好的园林观花树种,在我国分布极广,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城市绿化中都普遍栽植;紫薇还经常被作为家庭盆栽观花植物栽植。不外,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害损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在其生长季节,更是应该加强警备,时时注重作好病虫害防治。下面,就对紫薇的一些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纪律及防治方式作详细介绍:
一、 紫薇重要病害及其防治方式
1、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天下性病害,寄主十分普遍,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损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都市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显示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重要危害叶片,而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外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损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市死亡。
发生纪律:
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适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发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举行传播和侵染。病害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会由于天气燥热而趋缓或截至,但9-10月份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透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紫薇萌枝力强,以是对重病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昔时生枝条并集中销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如发现感染了白粉病,要实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透风透光处。田间栽植要控制好栽植密度,并加强一般管理,注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区,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波美3-4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生长季节经常发生。褐斑病严发生重时经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显示症状:
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也是一种真菌,重要也是损害叶片,而且通常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病斑为大小纷歧的圆形或近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病斑为紫玄色至玄色,边缘颜色较淡。随后病斑颜色加深,出现玄色或暗玄色,与健康部门分界显著。后期病斑中心颜色转淡,并着生灰玄色小霉点。发病严重时,病斑毗邻成片,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脱落。
发生纪律:
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通太过生孢子举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蔓延。褐斑病一般初夏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狂风雨频仍的年份或季节易暴发;通常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易感染。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及早发现,实时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或深埋,以削减病菌来源。加强栽植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透风透光;家庭盆栽的较好每年更换新土。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煤污病
煤污病又名煤烟病,在我国各地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损害紫薇重要是在其遭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危害以后,即以它们渗透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的大量繁殖。发病后病株叶面充满玄色霉层,不仅影响紫薇的观赏价值,而且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虚弱,提早落叶。
显示症状:
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也是属于真菌类,不外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许多,统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各自症状也略有不同,但玄色霉层或玄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煤污病重要损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发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外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市充满玄色煤粉状物;这些玄色粉状物会壅闭叶片气孔,故障正常的光合作用。
发生纪律:
煤污病的病原菌是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枝上越冬。由于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渗透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以是一般在这两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都市大量发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为害盛期,况且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越冬病菌引起)、秋(绒蚧和长斑蚜引起)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加强栽植管理,合理放置栽植密度;实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以利于透风、透光,从而加强数势,削减发病。家庭盆栽紫薇用药前可先采取摘除病叶或用清水冲洗叶面霉层的方式,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2药剂防治 做好对长斑蚜、绒蚧的防治(后面将专门介绍),是预防煤污病的下午因素。对上年发病较为严重的田块,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以清除越冬病源。 对生长期遭受煤污病损害的植株,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举行防治,以及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二、 紫薇重要虫害及其防治方式
1、紫薇绒蚧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属同翅目,绒蚧科。绒蚧在天下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园林植物的主下午虫。
形态特征:
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雄成虫体长约0.3毫米,翅展约l毫米,紫红色。卵呈卵圆形,紫红色,长约0.25毫米。若虫椭圆形,紫红色,虫体周缘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长卵圆形,外包以袋状绒质白色茧。
发生纪律:
该虫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如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上海一年发生3代,山东一年能发生4代。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痕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但像上海、山东等一年发生3-4代的地区,在3月尾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晦气。
为害特点:
紫薇绒蚧重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虚弱,生长不良;而且其排泄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玄色,失去观赏价值。如虫口密渡过大,枝叶会发黑,叶片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结合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虫害危害严重、带有越冬虫态的枝条。
2药剂防治 对发生严重地的区,除加强冬季修剪与养护外,可在早春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若虫。苗木生长季节,要捉住若虫孵化期用药,可选用喷洒40%速蚧克(即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等。
2、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重要是分布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台湾等地。当前寄主除紫薇外,还未见有其它报道。
形态特征:
紫薇长斑蚜雌成虫有几种虫态,1有翅孤雌蚜身体为黄色,花纹玄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玄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较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花纹,触角顶端及鞭节玄色。2无翅孤雌蚜身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桔黄色。3有翅胎生雌蚜与4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后头有黑褐色花纹,腹部第二节有一个玄色横斑。
发生纪律:
紫薇长斑蚜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杈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当紫薇萌发的新梢抽长时,开始出现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停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停发生有翅蚜,有翅蚜会迁飞扩散危害。
为害特点:
该虫对紫薇的危害年年都市发生,经常是嫩叶的后头充满害虫,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消瘦枝以及过密枝,可以起到清除部门越冬卵的作用。家庭盆栽的还要尽可能做到枝干光洁,注重清除枝丫处翅裂的皮层,并集中销毁,以削减越冬蚜卵。
2药剂防治 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掖,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同时可以起到兼治紫薇绒蚧等害虫的成果。
3、黄刺蛾
黄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属磷翅目、刺蛾科,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能危害多种园林树木和果树,是林带、行道树、庭园树木和果树的主下午虫。黄刺蛾在天下大部门地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厘米左右,头和胸部后头金黄色,腹部后头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后翅淡黄褐色;幼虫体长1.6—2.5厘米,肥大,呈长方形,黄绿色,后头有一个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头较小,淡黄褐色;前胸盾。腹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
发生纪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长江下游一年发生2代。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份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观测到第一代幼虫。幼虫有七龄,经常会出现世代交织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为害特点:黄刺蛾重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聚集在叶片后头取食叶肉,使叶片成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扩散危害,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清除或削减虫源。
2物理防治 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直接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清除虫源;大田生产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较好能在幼虫扩散前用药,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
(备注:在某些地区,紫薇上可能还会发现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外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在形态上略有不同外,在生活习性和发生纪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这里不再赘述。)
4、绿尾大蚕蛾
绿尾大蚕蛾,别名水青蛾、燕尾蛾、长尾月蛾,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以及西南等大部门省市均有分布。能够危害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心有一眼状花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幼虫可长达80毫米左右,黄绿色,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发生纪律:
各地发生有一定的不同, 华北地区一年能发生2代;是通过在树枝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尾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为害特点:
以幼虫食叶危害,低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脉。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绿尾大蚕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可长达80毫米,其抗性强且食量惊人,化学防治比较困难,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式。
2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时要注重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尽可能保证在幼虫3龄前就用药;可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5、天牛幼虫
天牛的种类许多,天下已知的有二万五千多种,我国也有2200种左右;天牛分布普遍,为害普遍,险些每一种树木,都市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种类的天牛的危害。危害紫薇的天牛重要有星天牛、光肩天牛等,下面就以紫薇上较为常见的星天牛为例作重点介绍:星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白星天牛;在天下许多地区均有分布,尤其以成都、南昌、福州、武汉、长沙、苏州等地发生严重,被害紫薇通常树势虚弱,茎干容易折断,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形态特征:
星天牛成虫体长19~39毫米,漆玄色,略有光泽;头部中心有纵沟,触角丝状,通常11节,鞭节各节基半部灰白色。前翅鞘质坚硬,有大小不规则的白班,后翅膜质;老熟幼虫体长45~65毫米,乳白色,头大而扁平;前胸背板广大,黄褐色,后半部有“凸”字形深褐色花纹;腹部各节分节显著;足略退化。
发生纪律:
星天牛在南方一年发生1代,北方两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树干的木质部虫道内越冬。幼虫每年三月开始活动,五月上中旬开始化蛹,六七月份进入羽化盛期;初期羽化成虫要经过数日才从羽化孔钻出来,并以寄主的嫩梢或树皮弥补营养;随后经常会迁飞到新的植株或其它寄主上危害。成虫羽化后不久就会交配产卵,在大多数寄主上,成虫产卵前通常会先在树干上将皮层咬成呈“T”字型产卵槽,然后再将卵产于槽内,每槽一粒卵;而在紫薇上面产卵就不同:由于紫薇树干滑腻,树皮会薄片状剥落,故天牛通常是将卵产在树干茎基部未剥落的树皮内或基部蘖生枝与树干的裂痕内。一般六七月为产卵盛期。卵期9—15天,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多于干基部、根颈处迂回蛀食,粪屑积于隧道内,数月后方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一个通气排粪孔,排挤粪屑聚积干基部,隧道内亦充满粪屑,幼虫延续为害至11-12月份,然后陆续越冬。
为害特点:
星天牛可以通过成虫和幼虫危害,不外在危害紫薇时,其危害方式有点特别,由于它们通常并不是以成虫啃食树皮或叶片危害(紫薇树干滑腻,树皮经年会薄片状剥落,但昔时生枝条上也有时会发现有成虫啃食过的痕迹),而是其幼虫蛀食树干茎基或根颈部(这也不同于其它寄主,是在树干的中下部),并由皮层逐渐深入到木质部,造成各种形状的隧道,其内充满虫粪或木屑;危害盛期经常会在蛀道孔外发现新排挤木屑和虫粪。
防治方式:
1园艺防治 远离或实时伐除周边朽迈的杨、柳及榆等虫源树;举行合理清枝修剪,尤其是要注重彻底清除植株茎基部蘖生的小株,以防止成虫在此产卵。
2物理防治8~9月间,根据洞中幼虫的虫粪,确定洞内有无害虫,后用尖细铁丝重新鲜排粪孔插入隧道项端,频频几回可刺死幼虫。紫薇上少见成虫危害,对于其它易受到损害的植物,可在6-8月,利用成虫羽化后在树枝上活动(危害、交尾及产卵)期间,在早晨天牛成虫刚刚外出进食或晴天正中午人工捕杀成虫;也可在树干上部绕一圈强力胶,当天牛成虫爬过时将其粘住,然后再捕杀。
3药剂防治 在卵期或幼虫孵化初期,可喷洒40%久效磷乳油2000倍液,或50%磷胺乳剂2000倍液等具有内吸性的药剂。8月中下旬,在幼虫开始蛀干深入木质部时,可用细铁丝钩从通气排粪孔掏出粪屑后将蘸有80%敌敌畏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30倍液的棉球,塞入洞内鸩杀幼虫;直接从孔道注入50%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也可,但需黄泥封锁洞口。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4789.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