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中外古典修建柱式的造型与结构

导读

从中外古典柱式的造型与构造入手,系统论述了各种柱式的美学特征和形态规则,并着重就其形式与结构要求、材料性能等作对应分析。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采用木柱,基本造型与装饰以自然形中外古典建筑柱式的造型与结构态为主,并具鲜明的民族特色。西方建筑中则以石……

从中外古典柱式的造型与组织入手,系统叙述了各种柱式的美学特征和形态规则,并着重就其形式与结构要求、材料性能等作对应分解。中国的古修建一般采取木柱,基本造型与装饰以自然形中外古典修建柱式的造型与结构态为主,并具鲜明的民族特色。西方修建中则以石柱为主,古埃及石柱粗壮,其柱头、柱身充分体现了巨石柱子的艺术。古希腊修建中的3种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及科林斯式)组成了希腊修建的精髓,并将其造型艺术拟人化。古罗马柱则是用石头语言的天下艺术珍品,并将古希腊柱式生长为5种: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式及塔司干式。从结构上看,这些柱子的长细比均控制在10以下,中国柱式的收分是从柱的2/3开始,而西方柱式一般是从1/3开始。总之,柱式的艺术造型与结构技术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
下午词:古典修建柱式造型结构修建艺术
现在的一些修建设计中,人们经常为用何种材料作柱的饰面而绞尽脑汁,并搬出各种古典柱式作对比,却忽略了现代修建的基本特征。几千年的修建生长史解释,柱在完成其成果作用的同时,作为修建艺术的基本特征形式,它的生长变迁在指导和伴随着整个修建艺术的生长。
本文从中外古典柱式的造型与结构入手,系统叙述各种柱式的美学特征和形态规则,并着重就其形式与结构要求、材料性能等作对应分解。
1.柱式造型
1.1中国柱式
中国古典修建一直以宋式为依据,明清虽有生长,但未逾越宋式的轨范。在宋式修建的结构、力学中,柱子担负着较重要的“角色”。室外的柱子,它总是立于正门前线较重要的部门,在室内也是空间较突出的部门,因而古代修建工匠集中智慧全心设计――造型,装饰这个顶天立地的柱式。把整个修建中最美的形式所有集中到柱式上,使它成为修建中较典型、最美的,甚至是“不能逾越”的规范。
中国古典柱式结构见表1,它是从自然形态生长起来的,柱身像树干,斗拱像树枝,因之中国自然形态的装饰气概较为突出,如菊花头、麻叶头、三伏云、蚂蚱头,柱础也同样以自然形象命名,但它的形象已高度地归纳综合为几何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柱式的比例:以斗口为基数,如斗口为3寸,则六份18寸为柱圆。

表1 中国古典柱式的造型结构

柱式

斗拱

斗拱
昂咀.菊花头
蚂蚱头.麻叶头

卷杀(从2/3柱高开始内收)

柱基

木质覆盆

直径,柱高则为六十份(柱圆直径10倍),即1.80寸为柱高。卷杀从2/3柱高(1.20寸)开始向上收分,柱子形成下大上小,其上的大斗底周围出四分紧杀,使柱斗与大斗相合,柱下加柱础的盘托显得清闲有力。从中国柱式的线脚形态看:“斗”看是以直线为主,“拱”是由直线转到曲线,“昂”是斜线与弧线的组合,“菊花头”是圆线与S线相结合,“麻顺头”旋卷涡状的纪律类似贝螺形。木与覆盆是由直线、弧线、S线组成。
中国的古修建中一般采取木柱,为了预防柱脚潮腐,要修筑台基,多用石或砖制。广大的台子的边缘称台明,每根柱下铺放石柱础,用以立柱。柱子的顶端由枋子来相串联,纵横两个偏向都有拉接、联系作用。再向上则是斗拱,斗拱这种特殊构件起到支持、悬挑平衡屋檐及屋面部门构件重量的作用。在中国的木构架系统中,柱的底部柱础和顶部斗拱是赋予其民族文化特色的两大重点。到了明清期间,斗拱的截面尺寸相对削减,数目增多,使装饰的作用多于结构的作用,成为一种势力、品级、财富的象征。失去结构的美,也就走到了修建系统生长的终点。
对于木构架结构的中国古修建,柱础的作用除了一般柱式中的稳定结构等外,防潮成果更为突出,同时,它也是柱式艺术中的重点部位。中国的柱础艺术与技术在与西方古修建的柱式相比绝不逊色。在结构设计上,为了使柱础与台基面有一个合口平面,柱础多采取八角形式。柱础一般划分为两段或三段处理,上段多作石鼓形,下段为抹角方基。一般柱础高度都在30~40cm之间,但也有为更有用地提高防潮面而加高基标准,使柱础增至80~120cm,酿成了短石柱。在解决隔潮措施方面,也有在柱子底面,即与柱础接触处开出十字交织的透风槽线,外面刻一如意纹的小缺口作柱内散潮的通道。
另外在中国柱式中还强调柱础的“侧脚”,它的作用在于使柱头微向修建内侧倾斜。从整个修建物的几何稳定性分解,如果垂直于地面的柱是相互平行关系,则柱与程度梁联接后组成的结构系统,在发生细小移动时,这种运动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是几何可变系统。柱的侧脚使得各柱之间不再相互平行而形成虚铰,使整个修建物到达几何稳定,发生沉稳的美感。
1.2古埃及石柱
约莫在公元前2650年的古王国时期,修建师伊姆霍太普在孟菲斯河对岸开始为第三王朝国王昭赛尔修造玛斯塔巴式陵墓,由于埃及人信仰小我私人崇敬,以是伊姆霍太普的名字得以撒播下来。这是一个颇富缔造力和发现才能的“综合性人才”,伊姆霍太普的较大孝顺是将当地修建物中支持泥墙的芦苇束转化为石头修建中的基本要素――圆柱。撒卡拉陵墓修建群中有一座行政修建物叫“北房”,在其残留的一处遗址上有3根秀丽挺秀半附墙壁的圆柱,它们形状酷似埃及低洼沼泽地中的纸莎草和芦苇,柱子顶端用来摆放支持横梁的柱头则像伞状的纸莎草蓬头。埃及修建师在卢克索的阿蒙神庙的柱子上频频使用了这种伞状纸莎草蓓蕾式气概。在古埃及柱头艺术中另两种形式为兽头式、人头像式。固然也有夹杂式柱头。古埃及石柱很粗,这可能与它由芦苇束转化而来有关,然而正由于粗壮,更适当地显示了神庙森严、威武,阿蒙神庙柱厅伟大空间由许多石头过梁来覆盖,故厅内巨石如林,排列麋集,野性粗犷,光线透过主侧窗射向柱子,光影斑驳,给人神秘、压制感。因此文人们叹息:中国人用柱子语言的能力不如古埃及人。但是古埃及石柱的价值决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强调了石头修建的下午是关于巨石柱子的艺术。它对修建柱式的生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开创了以石料作为修建梁柱等基本构件的修建形式。
1.3古希腊柱式
在古埃及,柱式已到达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在某种意义上,古埃及柱式是古希腊柱式的前奏曲,古希腊则使柱式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之作到达了较高峰。古希腊修建的3种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组成了希腊修建的精髓。多立克式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这种柱式无柱础,柱头平直,柱身除通长的凹槽外,无其它任何装饰,整根柱石粗壮有力,富于男子体型和性格的刚劲,其柱身比例一般为1∶5.5~1∶5.75,并随制作年份的推迟柱身越长;爱奥尼式比陶立克稍晚,柱头的装饰比多立克丰富得多,两头有一个军号形的涡卷式旋涡,柱子比例修长,一般为1∶9~1∶10;科林斯式出现的年月较晚,它的柱头不再采取涡卷状曲线,而是周围饰以锯齿状叶片,它可以被以为是爱奥尼的主题变奏。雅典宙斯神庙中心大厅外围就被科林斯列柱所覆盖,柱高16.89m,共104根,这些柱子与多立克式相比,更多地显示为秀丽、优美,柱式的长细比,模拟了真人的身体比例。与象征女性优美的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柱的细长比非常靠近。而且柱身上的直线装饰也似衣裙褶纹的遗痕,而且柱身的收分是从下1/3向上开始的(中国是2/3开始“卷杀”),这就更像人的身体,加上柱头和檐部,很像一个戴着帽子的人亭亭玉立站在台阶(基座)上,形象优美。这样一来,不只用女性形象作柱可以使人从美学上有更高的享受,而且通过力学角度的分解可以得出其受力的合理性。由此推知,古希腊人对于石材柱的塑造艺术与力学性能已有了相当深入的熟悉,正是这种结合,才缔造了不朽的艺术柱式成就。
1.4古罗马柱式
罗马人与希腊人有所不同,希腊人以抽象的思想寻求人与宇宙的协调,并在较能体现意念的艺术中来显示他们的宇宙看法;而罗马人似乎没有时间来抒发这种理想主义,他们是意志顽强而现实的人,且有迅速的逻辑思想,善于制订执法,精于工程技术和管理,他们所寻求的不是精神上和天堂中的理想,而是存在于住民环境中活生生的现实。罗马人祭祖胜于祭神,他们所赞美的高美德是对双亲和祖先的忠诚和任务。因此,古罗马展示的完全是一幅世俗化,权力化的城市文明画面。罗马人把古希腊柱式生长为5种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和塔司干柱式。
罗马人较偏心科林斯柱式,取自这种柱式的华美丰富,并在之基础上与爱奥尼式结合增添为一种组合柱式,这种夹杂柱式直接影响了厥后的欧洲修建,教堂、宫殿、官邸和一些公共修建的柱式经常是这种古罗马人的语言。塔司干柱式是罗马较早的修建形式,它是陶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也有人以为,它是希腊柱式基础。但是,罗马修建较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经常是将柱子所有或部门埋入墙中,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这种手法清晰地体现在了塞弗拉斯凯旋门和梯度凯旋门上。四层高的罗马大斗兽场中,底层为多立克式、二层为爱奥尼式、三层为科林斯式,围绕在顶层的则是壁柱式。这些柱式在这里已不起结构作用,修建物的主体另外设计有自力的结构支持系统,柱子不外是立面的装饰构件而已。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21655.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