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盆景的派别及其气概

导读

岭南派盆景及其风格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清朝广东藉著名诗人……

岭南派盆景及其气概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天气温暖,日照足够,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清朝广东藉闻名诗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中就有较详细的纪录。
然而,岭南派盆景艺术气概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月以后的事。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
到上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变化,文化艺术的生长,特别是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一部门广东画家既善于绘事,又爱玩盆景,在造型上举行了勇敢改革,以画意为本,逐步扩大树种范围,成为当今岭南盆景的雏型。30年月以后,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派别: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朴,树冠秀茂浓密,构图严谨,显示田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羽士为首的一派,重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全心培育,从某一部门长出新芽,以潇洒流通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僧人为首的一派,扶疏挺秀,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蕴藉简括,文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
新中国成立后,由孔泰初担任技术指导的广州盆景协会,以西苑为研究基地,将三个派别的优点集中起来,融为一体而成为完整、怪异的岭南派,使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加倍幻化莫测,千姿百态。诸如秀茂雄奇的大树型、扶疏挺秀的高耸型、野趣横生的自然型、干矮叶密的叠翠型等等,就总的艺术气概言,可以归纳综合为8个字:雄浑苍劲,流通自然。
岭南派气概首创人之一的孔泰初,从19岁起就致力于盆景艺术事业,首创“蓄技截干”法,详细操作方式是:在树木的第一节枝(即主干上的侧枝)长到所需要的粗度时,举行强度剪截;同时选留角度、位置适合的第二节枝(或芽),待第二节技蓄养到所需要的粗度时,又加剪裁,以下第三节、第四节……都按此法举行。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左右的小技(或芽)一长一短,经多年修剪后,枝干的比例匀称,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翘如鹿角,下垂如鸡爪”,古拙入画,有跃枝、飘枝、摊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层的枝爪,要求逐渐减细,分布均匀。枝托(相当于北派的枝盘、云片、枝片)是岭南派造型的基本技法,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春夏秋冬,四季可赏:春季萌芽,新绿点染;夏天浓郁,翠盖重叠;秋季霜降,黄叶自俏;冬季天寒,角爪生辉。有时为了观赏枝托的角爪美,有意摘去叶片,称为“脱衣换锦”,这是其他盆景派别难以到达的艺术效果。
山水盆景虽非岭南派所长,但也有相当的成就,重要显示南国山明秀丽的自然风景,不乏危岩奇峰,高峡深谷,富于岭南画风。常用石材有英德石、砂积石、芦管石、浮石、海母石(珊瑚石)、钟乳石等。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重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桅子、梅、银杏等。
川派盆景及其气概
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以是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统领的范围不仅限于四川,而且还包罗云南、贵州的部门地区。
怪异的巴山蜀水,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孕育出了怪异的巴蜀文化。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纪录:“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如果说这些纪录着重于传说的话,那么,广汉的三星堆,就足以证实巴蜀文化的悠久历史,早在相当于新石器期间晚期到西周初年(距今约4500年到2900年),四川所铸造的青铜器物如青铜人像,就从未见于其他遗址,其体质特征及其衣饰也与中原族不同;其他器物的形制也多不见于中原地区,虽然某些器物与中原类似,但就其总体特征来看,它与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都不尽相同,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已开端形成一个自力的文化系统。
川派盆景艺术的生长,经验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历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精练。同其他盆景派别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厥后经过模拟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停总结出了显示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纪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缔造和完善,较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身手》一书中写道:“若以纪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模拟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制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纪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手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这说明纪律类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是对大自然的艺术归纳综合与艺术加工,而且进而如古典诗歌的“格律化”一样,使之集中展示传统美学中的基本原则:对称美、平衡美、韵律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活泼而有序,庄重而灵动。“它脱节了自然现象对盆景艺术的盲目控制,以苏醒的理性、充沛的情绪统驭着它的反映对象。它一方面再现大自然,另一方面又主动地显示人对自然的审美理想。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纪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正由于纪律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以是,自然类随之逐步“淡化”,只保留了少少数的悬岩式,现在保留完好的“老龄”树桩盆景就是较有说服力的见证。清朝末期,每年阴历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宫举行花会(已延续至今),各地的花农和盆艺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种树桩盆景送到花会上展销,此时的树桩盆景已完全采取“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迄今为止,四川的树桩皤扎,无论是何种形式,基本上都没有越出这一时期所形成并普遍采取的技法和造型规则。清末民初,成都和各县的闻名皤扎艺人约60余人,其中较闻名的有窦禹朋、陈洪顺、张彬如、陈玉山、戴开弟、戴崇光。龚音如、李洪泰、纪成久等。到了本世纪40年月,自然类树桩盆景重新仰面,但在蟠扎技法上与纪律类大致相同,除悬岩式外,一些自然类桩头的造型险些是一种有时的“机缘”。陈思甫的父亲陈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条残缺、不适合制作纪律类盆景的树坯,顺势加工为自然类。厥后李忠玉及邱开春、王明文等生长了自然类,逐渐成为今天川派树桩盆景的两大重要类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虽然远在两宋已见眉目,尤其是安岳县圆觉洞和大足县大佛湾摩岩造像中,飞天与传女手托的山万盆景,已与今天的浅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树桩倾斜,直到近千年后的四五十年月,才由一批园艺家、画家。盆景“玩家”亲密互助,使之成熟。
总的说来,川派盆景的艺术气概: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焰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显示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扬派盆景及其气概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罗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假名城,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十分发达,加之天气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就是天下较荣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所谓“一扬二益’冲的“扬”即指此地。这里山明水秀,风景旖旎,文人荟萃,商贾云集,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审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传统,白居易的一曲《忆江南),让人们吟唱了一千多年,成为人们梦里留连忘返的“天堂”。在这么一个地域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盆景艺术,苍古秀气,灵巧萧洒,尤其是在天下各派别中独树一帜的“云片”造型,更显示出丰盛的文化意蕴,似乎进入了《忆江南》梦幻般的美丽天下,韵味无限。扬派一代宗师万觐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只在国内各大型盆景展览评选中一再夺魁,而且饮誉外洋,在天下盆坛引起震惊,其作品远销英国、日本、德国、丹麦、荷兰等国。
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处,问好米用标公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底、撇、靠、挥、拌、乎、套、吊、连、缝入云片要求距离相等,剪扎平正,片与片之间严禁重复或平行,观之层次清晰,生动自然。云片大小,观树桩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内每根枝条都弯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弯”。现在采取“寸结寸弯鸡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个结,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比传统的“一寸三弯”浅易多了。与云片相适应的树桩主干,大多皤扎成螺旋弯曲状,势若游龙,幻化莫测,气韵生动,舒卷自若,惯称“游龙弯”。云片放在弯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葱翠欲滴,与主干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显示出苍古与秀气。
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以“游龙弯”为重要标帜;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现在也称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为单唯一派,不外,按传统划分,属于扬派),则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重要特色。
“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到达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画,亲爱盆景,“两弯半”经他不停完善在盆景艺坛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制作狮式有5个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二者显示古雅,后三者妙在传神。须要大而圆,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的韵味。主干的较佳效果是:一级。二驼。三仰面。四回项。寓弯于直,须根相应,状如坐狮,回首顾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杨派“云片”那么严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弯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弯的左右各一片特别重要,能够体现狮子的动态,上下两片相对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龙活现的艺术效果。狮式盆景另有另一种结构,盆中植大、小树桩各一,组成“母子树”,经过划分造型显示“太师少保”之类的主题。
“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形式,制作必须从树木幼小时开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奇异别致,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
扬派的山万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内陆生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苏派盆景及其气概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丘陵绵延,河汉密布,天气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生长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州既是一座怪异的水城,又是一座集东方园林修建艺术之大成的园林城市,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声誉。苏州城区水道纵横,桥梁交织,过去有水道近百公里,现在也有40公里;过去有桥梁325座,现在仍保留一百多座。唐朝诗人杜苟鹤的送友人游吴一诗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左宫闲地少,小巷水桥多。夜市赏菱藕,春船载绩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苏州的风貌。由此地域环境孕育的苏州方言,发音绵软,一语三转,因而被称作“吴依软语”。(与朱文长《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苏州曾有园林(和庭园)220多处,历经战火,至今尚保留60多处,开放的也有二、三十处。苏州的园林与其他城市豪绅富贾的园林有所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当时文坛名士之手,因而体现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园,原为明朝御史王献臣弃官回籍后所建,其园址曾是唐朝诗人陆鲁望的故宅,环境幽静,淡泊自然。以在修建结构上出类拔革的留园,初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人花园,后归清朝布政使刘蓉峰修尊改建为“寒碧山庄”,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吴越广陵王钱元燎的池馆“沧浪亭”,到北来为诗人苏舜卿购得,后又成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故称韩园,溪水潆回,幽静古朴。云云等等,可以说每一座园林都与文坛名士有“缘”。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姊妹”,苏州园林修建的高度成就,一定对苏派盆景的形成与生长发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尤其是这些园林的成立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艺术的兴趣者、制作者。
苏州不只是一座商业城市,更重要的还在于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数目之多、质量之高、名声之大,在天下也不多见。从唐朝初年起,苏州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诗文字画蜚声天下。三国时期有陆逊,晋代有陆机、陆云,盛唐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做过苏州刺史,晚唐有陆龟蒙、皮日休,宋、元以后出自苏州的文坛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主将的“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的艺术气概影响更为深远。从苏州人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可以看出,当时苏州的树桩盆景已模拟闻名画家的画意、闻名诗人的诗情举行创作,寻求诸如“云林山树画意”之类的艺术境界《姑苏志》:“虎邱人善于贫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苏州近代闻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遵照昔人的名画来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沈石田即沈周,王烟容即王原祁,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
苏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即川派之纪律)、自然两大类。专统的规则类的重要形式叫“六台三托一顶”,将树干蟠成6个弯,在每个弯的部位留一侧枝,左、右、背三个偏向各3枝,扎成9个圆形枝片,左右对称的6片即“六台”,后头的3片即“三托”,然后在树顶扎成一个大枝片,即“一顶”,参差有趣,层欠分明。陈放时一般都两盆对称,意为“完善无缺”,以是很受达官显贵、巨贾豪绅的喜欢;普通国民也十分欢迎,图个吉祥,做到了雅俗共赏。
与规则类相互共存的自然类,随着期间的前进,到了本世纪40年月,在以朱子安为代表的盆景艺术家们的勇敢刷新下,脱节了传统形式的约束,采取“粗扎细剪”的技法,快速成型,赋予苏派盆景以新的期间精神。所谓“粗扎细剪”,就是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铰剪修成椭圆形,中心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并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为每根树桩结“顶”,今后不再向上,而是向侧枝舒展,使之加倍丰满、美观。“顶”的位置因桩而异,因势而变,以期到达整个造型构图精练,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从而成为现代苏派盆景艺术气概的重要特征。被誉为江苏盆景之王:有500年树龄的《秦汉遗韵》(圆柏)及《云蒸霞蔚》(大皈松)、《盛世铭》(雀梅)等都堪称该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在天下盆坛艺苑也属传世珍品。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苏派盆景的山水盆景也颇多昔人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结构简炼,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景。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派之间的交流日多,也引进其他石材品种。
海派盆景及其气概
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境内有余山等火山岩丘,郊区河港密布,黄浦江、吴淞江(又称苏州河)流贯市内,为太湖重要泄水道和航运要道。唐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设上海县。鸦片战争后,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辟为商埠。2021年设上海特别市。2021年改为上海市,迅速生长成为我国较大的工业城市,对外商业、商业、金融业一度处于亚洲领先职位,号称“东方明珠”。
上海的盆景艺术,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上海嘉定地区的盆景已具有当时的较高程度。在明朝王鸣韶的《嘉定三艺人传》、陆廷灿的《南村随笔》、清朝程庭骛的《练水画征录》等著作中,均有关于盆景的记述。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国内外商业中的重要职位,逐步形成了一种勇于刷新缔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海派文化,这种文化在京剧艺术上有非常突出的显示,成为京剧艺术的一大派别。在这种文化的薰陶下,上海盆景普遍吸收了国内各重要派别的优点,同时还借鉴了日本及外洋盆景的造型技法,成立了以师法自然、苍昔人画的海派盆景。2021年,盆景专家周柏真提出“必须师法自然,否决矫揉做作、机器失真,并要去芜存青,在学习各地传统盆景气概基础上刻意求新”的主张。2021年,上海植物园成立盆景研究所,创作活动空前活泼。2021年,《上海盆景气概研究》的论文公然揭晓,海派盆景进一步被国内偕行和兴趣者公认和熟悉,并开始走向天下,多次在国际盆景评选活动中获奖。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结构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历程中力争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类赋彩,根据国画理论要求,积极使之神形兼备。虽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样,考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只数目较多,没有牢靠规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离合自由,以欣欣向荣为重要目的。因此,在技法上另辟道路,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举行弯曲造型,尔后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通自然。
海派盆景选用的树种非常丰富,落叶、常绿、花果各种应有尽有,现在已达140余种,其中以常绿的松、柏和色姿并丽的花果类为主,近几年还从外洋(如日本、葡萄牙等)引进一些树种,使海派树桩盆景加倍多姿多彩。
上海境内没有大山,但对山水盆景却有较大的生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过去,上海的山水盆景,一般都以硬石作为供石浏览,纵然是吸水的软石,也置于深水盆中,仅现其山峰的姿态,而缺少诗情画意。从60年月开始,董叔瑜、殷子敏等盆景艺术能手,对山水盆景采取勇敢刷新,吸收其他派别山水盆景的优点,率先采取浅口水盆,使其既能观其山腰,更能浏览到曲折多变的山脚(江岸)和波光潋滟的水面。
现在海派山水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显示近景,盆内奇峰峻峭,林木葱笼;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仔细雕琢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显示平远、深远的意境。不外,这两种类型的山水盆景,就其总的气概而言,都比较辽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无疑是地域环境在盆景艺术家心灵上刻下的印记,体现出冲积平原的地域特色。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9724.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