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二)立意在先,坚持到底 所谓"立意,就是在创作之前,作者得到树胚后,或者对山石的加工方式,依其形态特征与质料自己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作品作出总的构想。这个思想历程包罗对作品外观形态、大小、枝法的利用和配套盆钵的设计,力以后创作的依据。以是立意是着重处理作品的"神,构图则着重处理作品的“形”。二者是辩证的统一,既有区别又慎密相连。因而在举行立意构图的同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得到立意新、构图美,独具魅力的作品。
立意要显示什么主题,这是较重要的,主题,既意境,即诗情。主题的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第一标准。立意要文雅、新颖,作品要有动气韵,否决清淡无奇,“景无险夷”,刻板老套,也不要一味真实,照搬自然。要正确处理奇与实的关系。奇也是真实的,它只是从自然中、现实生活中提取出人意外、引人入胜、生动有趣而又合乎情理的器械。
其次是选材。以桩景而论,不仅要考虑树种特征,而且还要注重个体的“生相,体态。树种选择,要求具有树蔸怪异、树根易蟠易露、树干耐蟠、耐剪、枝细叶密;花果香艳、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移栽、易上盆等特点,这是总的要求,但是,不同主题,要求也不同。如果硬用藤萝之类显示苍古雄奇,用松柏之类显示婀娜妩媚……就会事倍功半,以至枉艰辛气。同时,内出水盆景选材,也应把握住石材的质地、色彩、形态、纹理等特征,因材造型,或因意选材。如用锋芒挺秀的砂片石、斧劈石怍峭拔奇峰;用剔透嵌空的钟乳石、崖浆石作虎穴龙潭,就恰到利益。要熟悉石形"漏、透、瘦、皱”的特点。瘦则挺秀雄奇;皱则富于层次变化;漏、透则幽深莫测,免于迫塞,各有妙用。
再次,用何种形式。是作山水盆景,照样桩景。若定山水 景,又要先选定是水盆、旱盆,照样水旱盆;若定桩景,是作大刀阔斧,随意挥洒的自然式,照样精雕细刻,俨如工笔画意的纪律式;是剪裁、蟠扎,照样另别主次,二者兼施。
四是盆中各物的主次放置、远近位置等,都要围绕主题,作通盘考虑,应用备种艺术手段,为缔造意境服务。如果在着手创作之前,拿不到正意,漫无目的,布树立石,东拜西凑,盆中各物互不相顾,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一幅优异作品,必是立意新,格调雅。我国的盆景艺人,十分注重意境的缔造,每一新作都另具匠心,这是优良传统,应该很好地继续和发扬。宋人范石湖在《小峨嵋》的诗前小序中说:“近得灵璧古石,绝似大峨正峰,名之日。小峨嵋”。东坡常以名庐山,恐不若此石真切也。作小峨嵋歌以夸之。诗中还说,“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龙蹬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禹从岷蟠过其下,奠山著籍称雄豪……”诗人面临灵璧古石,富峨嵋山水真意,并由此遐想到古代禹在峨嵋山下,为民治水,化害为利的伟大业迹,使作品富于粘稠的诗情画意,引入入胜。
制作盆景前,先有构想,大局定后,在现实创作历程中,还要频频审阅质料,惟修改、填充。国画中称“笔到意生”。这是立意的继续,已在盆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远远胜于国画。由于盆景质料不能像文字那样,可似由画家随意挥洒,而必须照顾质料的自然美态。以是,把立意贯彻于盆景创作的始终,才能使之达于完善田地。
盆景创作入手(一)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