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紫穗槐又称棉槐(辽宁)、紫花槐(河南)学名amorpha fruticosa l. 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植物, 适应性强。在温带地区长期生长发育历程中,也形成一定的耐寒性。耐干旱能力也较强,同时,又具有耐湿特征,在短期被水淹而不死。
紫穗槐喜光,在光照不足条件下少开花效果甚至不能生长。随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壤土生长较好,能耐盐碱。紫穗槐生长快,萌芽力强,枝叶茂密,侧根发达。紫穗槐病虫害很少,并有一定的抗烟能力和抗污染能力。
造林技术
(一)育苗
1.种子处理
紫穗槐荚果含有油脂,影响吸水,秋播和早春2月中旬可直接播种。4月上旬播种的可用碾压法处理种子,除去外壳播种即可。5月上旬播种的,要把碾去外壳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几小时,捞出后放入筐内,每天洒1—2次水,待30%的种子扭嘴时即可播种。旱地抢墒播种,如果墒情差,就不要举行浸种催芽,可直接用脱掉荚皮的种子播种。
2.选地、整地和施肥
育苗地以阵势平展、土质肥沃、排灌利便的沙壤土为好。整地应在头一年秋后举行,同时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公斤,秋耕后灌足冬水。来年立春以后频频耙耱镇压收墒,谷雨以后播种,播前需浅耕灭草,然后耙耱整平、灌水,落水后土地花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方式
紫穗槐育苗一般采取大田式平床开沟条播育苗。5月上旬灌水后,先将种子脱荚后温水浸种催芽播种,行距为30—35厘米,播沟深2厘米左右,覆土厚度1—2厘米,覆土后不要立刻镇压,如土壤发干,可在播种后第二天下午轻轻镇压,每亩播种去荚皮种子2.5—4公斤,带荚皮种子6—8公斤。
4.抚育管理
紫穗槐播种后,种子发芽与温度关系极为亲热,为了提高地表温度,在播种后到幼苗出土前不要灌水,以利种子萌芽出土。幼苗出土后10—15天,长出两片叶子时,如表层干土厚度跨越2厘米时,可灌第一次水。灌水的量和次数因地、因时而定,沙土地,高温干燥天气多灌,阴凉天气,粘土地少灌,7月下旬雨季来临前,要截至浇灌。在灌第二水前,即幼苗长5~6片叶子时,要举行间苗,一般株间距3~5厘米,每亩留苗3万株左右,松土除草应在每次灌水后举行。追肥在5月尾6月初定苗后与灌水结合举行,追肥量可先少后多,第一次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6月下旬,举行第二次追肥,亩施氮磷复合肥8公斤左右。7月下旬以后,截至灌水和追肥。
(二)造林
1.林地选择
紫穗槐耐盐碱,耐寒,耐旱,适合在背风、向阳田边地埂,水分条件好的地方栽植。
2.造林方式
紫穗槐造林方式许多,可因地制宜采取植苗、直播、插条和分根等方式。
(1)植苗造林:在春、秋季都可造林。春季在地解冻后立刻举行,用1年生苗木,除一般栽植外,还可丛状栽植,穴距1—1.5米,穴径40—50厘米,每穴四个角各栽一株,长大成丛,产条量高,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在条件差的地方,可截干栽植,不宜过深,栽后要扎实,有条件的地方,栽后灌水一次。
(2)直播造林:春季或雨季都适宜播种造林,较幸亏雨季前或下过透雨后举行。雨水多或墒情好的地方,春季播种也行。坡地多用穴播,每穴下种10—15粒,覆土2—3厘米,然后用脚扎实。平地可用耧播。
(3)插条造林:插条多用于低湿地区,其方式有两种,第一,墩形插条法:在栽植穴周围划分插植4~5个插穗,深30—40厘米,覆土扎实,插穗上端与地面平。第二,犁沟压条法:多在春季举行,开沟后,将长50~80厘米的插条插入沟内,用犁覆土4—5厘米。造林密度一般每亩300—400株(穴)。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6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