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花中皇后月季又称“月月红”,自然花期5至11月,开花延续不停。月季花种类重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等。在现代化生产当中,适宜的温室条件,如安装防虫网、加强温室内的透风环境等可以防止90%以上的病虫危害。而专业植保技术员的配备和全体工人的一般监测是及早发现并在初期阶段控制病虫害的下午。本文着重介绍几种月季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1.根癌病:根癌病对于没有严寒冬季的国家的生产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病害,该病害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普遍发生。听说根癌病是由根砧带来的,但是也可能已经在土壤中存在,而且在种苗定植的时候就已经附着在寄主上了。
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和使用抗性根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作用。防止根癌病侵染的唯一设施是采取无土种植或从有霜冻的地区购置根砧。一般防治是在定植前对苗床土壤消毒,栽植抗性根砧或者举行无土种植。 根癌病
2.霜霉病:霜霉病是每一个热带月季生产者都头疼的病害,在低温湿润的天气以及在植株周围缺少空气流通的时候多发。叶片出现黑斑后会变黄,过一段时间叶片脱落。霜霉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月季造成很大损害并导致严重减产。预防方式是要保持叶片干燥,尤其是在温度下降的夜间。除了改善空气流通之外,治疗的设施很少。对于月季来讲,随着低温而来的霜霉病不像随着高温而来的白粉病那么普遍。
防治措施:没有预防药剂可用于预防霜霉病。在植株感病的情况下应喷三次药,每次距离4至7天,药品名称为联苯三唑醇(浓度为150毫升/100升水)、乐必耕(浓度为25至35毫升/100升水)、氯菌胺(浓度为100毫升/100升水),这些都是化学组分相同的产品。当再次感染霜霉病时应喷三次其他化学组分的产品,药品名称为乙嘧酚磺酸酯(浓度为200至300毫升/100升水)、十二环吗啉(浓度为200至250毫升/100升水)、苯制剂真菌剂。在夜晚相对湿度非常高(>90%)的时期,建议每周使用一次硫磺来预防霜霉病。较可能感病的时期是在雨季以及在夜间需要降温的季节。每周使用一次硫磺熏蒸器,每1000平方米约莫用300至500克硫磺
霜霉病
3.炭疽病病原为痂囊腔菌(Elsinoerosarum)。病菌侵染月季植株地上部门的所有部位。在叶片上,病斑近乎圆形,直径约6毫米。初期,病斑为紫褐色,带有淡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色,经常脱落。病斑是很均匀的玄色,边缘为不规则的放射状。通常,炭疽病对月季生长没有很大影响。
炭疽病
4.黑斑病病原为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rosae)。月季黑斑病是天下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病菌重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面出现紫玄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放射)状斑。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或红褐色,放射状。病斑上着生许多玄色小粒体,即为分生孢子盘。
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甚至中部叶片所有脱落。
病菌的无性阶段较为常见。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孢子盘为玄色,呈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无色、双胞,两个细胞大小不等。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湿润情况下,叶片上分生孢子在6小时之内可萌发直接侵入。潜育期为7至10天。在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易于发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虚弱,极易发病。月季品种间抗病性不同很大,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
防治措施:随时清扫地面上的落叶,秋后彻底清扫落叶并销毁。越冬植株采取重修剪措施。加强种植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新栽植小株的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植或选育抗病品种。生长前期加强化学药剂防治,阻止病菌侵染,如喷布50%代森铵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等。改善浇水设施,防治昆虫,以削减病菌传播。
黑斑病
5.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灰霉菌侵染芽后,芽变为褐色腐烂状。当花正在开放时被损害,个别花瓣变为褐色和皱缩状。病害易发生在没有被采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湿润条件下和雨季。病害严重时,花器开放受阻碍。冬季,在月季的枯茎上有灰霉菌存在。
防治措施:实时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并集中销毁。在植株生长初期喷布化学药物,如70%福美铁10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可有用防治。
灰霉病
6.白粉病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var.rosae)。月季白粉病是普遍发生的病害。白粉病菌可侵染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初期,病叶上有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太显著。叶背病斑处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嫩叶染病后,叶片易反卷、皱缩、变厚,有时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时,外面覆盖白粉霉层,花姿畸形。植株严重感病时,叶片黄化、皱缩、脱落。当老叶脱落伍,新生叶片会继续受害,致使植株虚弱,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以闭囊壳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发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病菌在月季生长期可不停举行再侵染。
露地种植月季,白粉病以春季(5至6月)和秋季(9至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北部地区重要在春季危害,秋季发生量少。温室种植月季,白粉病可周年发生。室温在5℃以上时,白粉病便可发生危害。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透风差时发病较重。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不同。通常,光叶的、蔓生的、多花的品种较抗病,但大多数月季品种是感病的。 防治措施:在温室栽植月季时应注重透风,控制湿度,从而控制发病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小面积或家庭种植月季,应仔细检查病芽、病叶,实时剪除并销毁。应该在病区或病株喷布化学杀菌剂举行防治。发芽前喷布波尔多液(1:2:100至200)、3至4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布50%代森铵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喷布无毒高脂膜200倍液对于预防白粉病发生和治疗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用高脂膜防治后,叶面无药痕,有利于观赏和环境保护。月季扦插繁殖时,仔细挑选无病枝条作为插条,扦插前用药剂消毒。大量生产月季时,应成立采种栽植区,负责防除白粉病,不停供应无病插条。
白粉病
7.锈病病原为多胞锈菌(Phragmidiummucrona-tum)。锈菌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花柄和芽。叶片和茎上可发生桔红色的夏孢子堆,以后发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发生时,叶背充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形式在寄主组织上越冬。每年8至9月发病。栽种过密,阵势低洼,土壤粘重、板结、瘠薄等条件,有利于锈病发生。 防治措施:发现病叶、病枝实时摘除并销毁。加强种植管理,栽植或置放不宜过密,勤除杂草,开沟排水等。早春发芽前喷施3至4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可喷施敌锈钠300倍液、15%粉锈宁8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代森铵800倍液。
锈病
8.花叶病病原为蔷薇花叶病毒(Rosamosaicvirus)。 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25毫微米。病毒致死温度为54℃。体外存活期(室温条件下)6小时。病毒可自然感染啤酒花。用感病植株的汁液接种可侵染7科的25栽植物,如长春花、西瓜、三色旋花、黄瓜、瓜儿豆、心叶烟、矮牵牛等。病毒可通过嫁接和汁液传播。诊断可用寄主植物黄花烟(轻性系统褪绿斑)、瓜儿豆(局部枯斑)、长春花(系统褪绿环斑)、豇豆(系统褪绿环斑)等。 月季感染病毒后,叶片上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桔黄色斑块,有时呈系统环斑、栎叶花纹。有些品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脉带、矮化。
防治措施:仔细检查病株,春季感病植株的症状显著,因此应加强春季调查。病株不能用于繁殖,要符号下来,较好镌汰或销毁。可用热处理的方式来消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毒,由于在38℃恒温热空气条件下维持4周,植株体内病毒可以完全消除。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4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