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毛竹(笋)秆基腐病又称毛竹烂脚病。
分布:2021年在我国浙江发现,近年来江苏、安徽相继发生,并有蔓延生长趋势。
危害: 该病为害轻者影响竹秆材质,重者引起退笋、嫩竹枯萎折倒及下年度出笋。
症状: 初发病时,在竹笋基部笋箨包被的几节笋壁上出现星星点点紫褐色的病斑。笋箨脱落伍,黑点连成小块或不规则的条状斑,褐色或酱紫色,水渍状,有恶臭。5-6月,病部外面满布白色或略呈粉红色的菌丝体及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嫩竹木质化后,病斑截至扩展,中部稍凹陷或纵裂,色泽由酱紫色转为苍白色。9-10月,病斑干枯。
病原: 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的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小型分生拖子生于气生菌丝中,成串,卵形。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柱形,星月形或被针形,具长而窄的顶端细胞和带梗的脚胞。大型抱子0-5隔,个别6-7隔。在纯琼脂培育基上发生生、间生或串生的厚垣抱子。
发生特点: 以病菌在土壤里或带病菌的针、蒲头、根和箨里越冬越夏,具有腐生兼寄生的特征,能寄生在毛竹的活体上。春季沿土表蔓延,从嫩笋表皮的细小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为害。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大量出笋期。笋期阴天多雨,竹笋木质化缓慢,发病重;少雨则轻。笋期土壤含水量高或低洼积水,土温低,病情重。土壤含水量低,排水良好,土温高,不易发病。
防治方式:
1.低凹积水竹林,应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轻病情。
2.清除林内病竹及残体,运出林外销毁,以削减侵染源。
3.出笋前,即3月下旬,于竹林内撤生石灰每亩250斤,并浅翻一遍,有防病效果;出笋后,约4月中旬,用15%氟硅酸水剂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笋,有保护及治疗作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www.runyy.com/info/11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