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宿迁润博绿化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5751556000

首页 > 苗木技术 > 种植技术

风雨送春话梅花

导读

风雨送春话梅花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清香馥郁、芬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洁白素净的玉蝶梅,萼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

风雨送春话梅花
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清香馥郁、芬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雪白素净的玉蝶梅,萼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朱颜淡妆的宫粉梅,浓艳如墨的墨梅,萼红瓣白的红梅,木蕊发红的骨里红,铁骨虬枝的龙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干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态、争丽斗妍,光耀芬芳。随风飘动,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风送幽香,掩饰着残冬,使人世生出盎然春意。“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诱惑春景一半出。”随着梅香的飘拂,那万物苏醒,欣欣向荣的春天转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这是梅较难得之处。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转达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再接再厉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向来被人们看成高尚品质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据史料纪录: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优美悦耳。说明当时人们也爱梅成风。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脱离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个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来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美谈。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幽香浮动月傍晚。”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天下)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幽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气概。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还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意见意义盎然的童话:上将军曹品行军迷路,军士渴甚,愿见梅氏。梅聚族谋曰:“老瞒(笔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吾门第清白。慎勿与语。竟匿不出。”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显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咏梅的词《卜算子》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完工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咏梅显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寥寂和岂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毛泽东伺志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算子?咏梅》,指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绚丽时,她在丛中笑。”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赞扬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
除了众多的诗词吟咏梅花之外,我国绘画史上还撒播着这样一段轶事:宋代闻名画家宋伯仁,平生喜欢梅花。他为了画梅,栽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他从早到晚地在梅树下仔细观测,并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逐一描绘下来,清算成一百幅图稿,命名《梅花谱》。后人为了赞誉他梅花画得“喜神”,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近代金石字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祖传一本宋朝梅”。
我国是梅的田园,赏梅胜地许多,江南胜地许多,江南一带尤盛。而天下梅花之盛,莫过于苏州邓尉山和杭州西湖了。
苏州邓尉山及其周围山坞,遍植梅树,以梅著称。相传邓尉山因东汉太守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宋代淳?v年间,有高士查某在山坞大种梅树,厥后山民就以种梅为业,越种越多,以致各处是梅。据《光福志》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清代诗人张诚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的诗。邓尉山周围的玄墓山、弹山、青芝山、铜井山等,也是千树万树的梅花连成一片。花盛开怒放时,满山盈谷,香气四溢,势若雪海,以至于清代巡抚宋荦即寓意在司徒庙西的山崖上,写下了“香雪海”三个斗大字,今后名著吴下。相传乾降天子曾先后六次到邓尉山探梅赏景,并六赋《邓尉香雪海歌》的长诗。在万树梅花掩映的半山腰,有座“闻梅馆”,又称“闻梅轩”。不远处一伟大岩石上有一“梅花亭”,二者均为赏梅佳处。亭作五角形,铜鹤结顶,屋檐、石柱、石槛、瓦片均作五出梅花状。整座亭子借喻宋代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与周围梅花融成一体。亭旁,有乾隆天子于1751年来邓尉山赏梅时的手书碑刻一块。下得山来,山下倪巷村昔有清代潘遵祁的“香雪草堂”别墅。内有四梅阁,以宋代杨补之《四梅花巷》而得名。
梅开时节,满山皆白,像坠入云海,分不清哪是云哪是花,闪闪银波,在山间流光溢彩,秀丽无比。移目远眺,山上山下,银海涟漪,红绿相间,弥漫无际。真有“入山无处不春枝,远近崎岖路不知”的感受。“邓尉梅花甲天下”,邓尉探梅,已成为吴地春游的重要胜地。
杭州的孤山、灵峰、西泠并称“西湖三大赏梅风景区”。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因四周碧波萦绕、孤峙湖中,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也称“梅屿”。这里在宋代建有西太乙宫,清代康熙、乾隆时曾建有行宫,辛亥革命后改建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孤山北麓有放鹤亭,是赏梅胜地,有诗云:“人们蓬岛是孤山,高阁清虚类广寒。里外湖灼烁似镜,有梅花处好凭栏。”灵峰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晋开运年间,吴越王在此建鹫峰禅院,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寺后山颠有来鹤亭,与孤山放鹤亭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宋苏东坡曾题诗壁上:“灵峰山下宝陀寺,鹤发东坡又来到;宿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寺院周围有古梅近百株,较别处早开晚谢。故有“灵峰寻梅”之景。
要说赏梅还数杭州超山味儿较浓。超山自唐代以来,广植梅林,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更有古梅两株,一唐一宋,闻名江南。每当超山梅开,香雪成海,蔚为壮观,香风十里,醉入心田,素有“超山之梅天下奇”的隽誉。现在超山的“唐梅”和“宋梅”,仍苍劲古朴,姿态奇异。如大明堂内的唐梅,虽是千余年迈树,但其冠仍如伞,老枝扶疏,蓓蕾满枝,似有无限青春活力。在梅林上空,云烟飘渺,远处钱塘江水迷茫,山水梅林相互辉映。无怪乎近代金石字画家吴昌硕先生与超山梅林结下不解之缘,并作画题诗:“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直至84岁高龄,他仍偕子吴东迈、学生王个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赏梅。逝世后,其支属遵其遗愿,在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坞中筑陵埋葬,以永居梅林。
此外,南京的梅园新村和梅花山,无锡的梅园,上海淀山湖畔的大观园、莘庄公园等,也都以梅花闻名。
梅树的寿命都很长,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沧桑,至今犹能保留下来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两株“唐梅”和“宋梅”之餐,较早的古梅当推湖北黄梅县的“江心古寺”遗址处的“晋梅”了。它历尽沧桑,树干己成灰玄色,每年大寒开花,花开满树,整个开花期达冬春两季。另有浙江天台山“国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释教天台宗的首创人智凯大师亲手植的。这株隋梅虽数度枯萎,但现在经人们全心培育,已返老还童,枯木逢春。主干苍老挺秀,周围嫩枝丛生,几年前树上还结了数千个梅子。清人梁绍王在其所著《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也纪录了这么一件事,其云:“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生,枝干益繁,花时光照一院。”清嘉道年间名士阮元题其名曰:返魂梅。梅长寿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
以是梅有个特点是,愈老愈显得苍劲挺秀、交易盎然。向来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
梅花的香韵一直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姿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难得的,照样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山河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

本站所提供的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润博园林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6262.html

相关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751556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